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黑咖啡少糖

https://img.ppxs5.com/81/5f/e254b30358.jpg

首页 >>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第114章 奉旨走私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对刘维宁的审问虽然无趣,却给朱由榔敲了一记警钟。

去年张煌言率一万多舟山军进攻芜湖,短时间内收复两江四府,恐怕不是单纯靠武力强攻,多半是传檄而定。

江南各府县掌权的人,一般都超过三十五岁,满清下江南时,他们已然成年,对大明还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这几年去攻略江南,可能还会有很多人响应。

与之相反,十几岁的年轻人对大明的态度则差了很多。清军占领江南这么久,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有大明,只知有大清。

再过十几年,等刘维宁这样的人当上知县、知府及各种武职,到时再攻略江南,恐怕自己就变成侵略者,要一座城一座城去啃了。

想到此处,朱由榔立即传召舟山使者觐见,商议增援舟山之事。

张煌言是江南士人出身,在江南士绅中有很大的影响力。而麾下舟山军又是江南各地不肯投降的义士组成,各行各业都有,在民间能量很大。

这样的一支部队,绝对不能坐视灭亡。

“陛下,舟山岛太贫瘠,养不起那么多兵啊!好多前来投奔的义士都被先生拒绝了,实在养不起这么多人。”

使者一边介绍舟山的情况,一边讲述着很多义士的故事。

舟山本来就穷,去年张煌言配合南京之战,沿长江逆流而上,进攻芜湖一带,大获成功。

谁知郑军战败,又没有守住镇江退路。舟山军被累得几乎全军覆没,不多的战舰也都全搭在里面,真是雪上加霜,被坑惨了。

张煌言没有上书弹劾郑成功,真是深明大义,心胸宽广。

使者最后诉苦道:“现在舟山什么都缺,缺武器盔甲,缺战舰缺粮食。很多来投军的读书人,最后都在开垦荒地种田,或者晒盐煮盐,没有时间训练。”

朱由榔非常惊讶:“在那么小的海岛上种田,收成能好?”

“先生也没有办法,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一直买粮,不种就饿死了。”使者越说越丧气,头越来越低。

“舟山有什么特产可以卖吗?海产?”

朱由榔想起舟山群岛似乎是个吃海鲜的好地方,动起了海产的主意:“咸鱼?还有墨鱼,墨鱼子,腌了也可以卖。”

“已经在卖了,我们晒的盐一般都拿来腌咸鱼。”

“扇贝呢?我听说大连獐子岛的扇贝能游泳到浙江,舟山捕捞不到吗?”

“陛下说笑了,就算扇贝南游,也顶多游到登州,离舟山还远着呢。而且扇贝壳大无肉更不值钱。”

使者告诉朱由榔,舟山能够走私给大陆的东西,除了咸鱼、墨鱼外,也没有什么了。江浙沿海州县海产都不缺,卖不了几个钱,粗粮都换不回多少。

“咸鱼不值什么钱,盐放少了还会臭。舟山多雨,我们都是半晒半煮,盐的产出也不高,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手砍柴煮盐。”

朱由榔听完这一番哭诉,感到非常头疼。

没有粮食就不能收容更多的人口,没有人口就不能扩大生产,更不能通过进攻江浙沿海县城获取得战利品。

这环环相扣的限制,形成恶性循环,让舟山根本无法快速发展。

最可怕的是,舟山军大部分人口都在进行低效生产,没有精力去训练战斗技巧和排兵布阵,久而久之就会彻底退化成农民。只要清军恢复两浙水师,舟山军覆灭就在旦夕之间。

朱由榔一边敲着桌子,一边考虑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武器安南这边有得是,安沛之战和徐闻之战都缴获了一大批武器盔甲,质量一般的都堆在仓库吃灰,重新翻出来运到舟山,凑合凑合也能用。

主要还是粮食问题难以解决。

和武器不一样,粮食每天都要吃。舟山军以三万人计,每年要吃八万担粮食以上。

安南这边粮价是很低,但不可能一直用战舰往舟山输送。这么远的距离,单程运粮很不经济,可能运费比粮价还高。这还没算途中的“漂没”问题。

大海风云莫测,跨海长途运粮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状况,正常漂没无法避免。

靠这个时代的监督手段,无法得知是正常损失,还是被船长半路靠岸偷偷卖掉了。只要有这个漏洞存在,很快就会被利用,最后变成制度性贪污腐败。

最后肆意漂没的腐败份子得势,没有漂没的正直人士反而被攻击打倒。

当年登州往东江镇运粮路程近得多,也就一个渤海湾的距离,“漂没”就高达三成,甚至五成。

朱由检明知里面肯定有鬼,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因为他无法知道到底是真漂没,还是被运粮官私吞。

朱由榔觉得跨海长途运粮一定要做成生意,否则三万舟山军人吃马嚼,加上漂没,每年要支出二三十万两。什么事都没干,光运粮一项就把自己的家底榨干了。

沉思良久,他终于想到一个不知可不可行的计划。

“朕可以给舟山拨三千套各式盔甲,两万件刀剑和五千担粮食应急,此外还有三万两本钱。”

“卑职代先生谢陛下隆恩,”舟山使者听到这么大笔物资,喜出望外,立即跪下道谢。接着又疑惑问道:“三万两本钱,是准备用来干什么的呢?”

“当然是走私。”朱由榔一脸大义凛然,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舟山离杭州、湖州这么近,地理条件这么好,怎么能白白浪费呢?张尚书可以暗中联络一些江南士绅,实在不行贿赂几个县官、知府,拿这笔钱在湖州、杭州收购生丝、丝绸、瓷器和药材。我会在安南安排一些商人,每月运粮到舟山和你们交易。走私的利润,应该够你们吃饭了。”

“贿赂?走……走私?”

朱由榔哈哈大笑,宽慰对方道:“奉旨贿赂无罪,奉旨走私更无罪。张尚书不要有心理压力,为国走私天经地义。”

张煌言和郑成功不一样,对于生意经不是很熟悉。郑成功早就授意陈永华组织天地会,靠走私获得紧俏商品。

整个南洋除了葡萄牙在澳门搭上李栖凤的关系,能通过官方渠道买到生丝、瓷器和中药材,其余大部分商品都是靠郑成功走私出来的。

西洋人对生丝和瓷器孜孜以求,多少货都吃得下。在南洋,谁能拿到货就是大爷。张煌言想成为大爷,就必须走私。

走私这种事,说到底就是靠关系网,江湖关系要硬,官方关系更要硬。张煌言是江南士人出身,手下又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若能打开思路,干走私肯定比郑成功方便得多。

见对方还是迟疑,朱由榔说起西洋人的做法。人家连海盗都可以发私掠证,奉旨打劫。大明兵部尚书奉旨走私,实在不必有负罪感。

难道我大明官员做生意,还要向清廷缴纳关税吗?真是笑话。这是为国逃税啊!

朱由榔很擅长把自己的理念包装得冠冕堂皇,一向很能说服人。舟山使者被奉旨走私,为国逃税的理念所折服。

“陛下说得是,确实没有给鞑子交税的道理。”

“你们好好干,江南的丝绸、生丝、瓷器和药材,在南洋紧俏得很,只要你们能拿到货,大把海商抢着给舟山运粮。

有了粮你们就好好练兵,专挑不肯合作的县城打,嘉兴、绍兴、宁波、台州到处都可以是战场。朕会协调延平郡王派一些战舰过去,把忠于鞑子的刺头打掉几个,其他人就服了。”

朱由榔伸出三根手指,坚定道:“你们再坚持三年,朕就能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到时我军兵临镇江,炮轰九江,湖州丝绸、江西瓷器都能正大光明地买卖,到时就不必再走私了。”

使者擦了擦额头的汗,表示一定把话原封不动地带回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