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个真实的传说,是有关洗心之后变聪明的传说,如果各位朋友感兴趣,且听我细细道来。
话说,在唐朝,有位法云法师,是雁门人氏,俗姓赵,为人淳朴,老实善良,对于名利毁赞也淡薄,只是天资贫瘠,记性不好。
倒是上学的年纪,父母将其送入学堂读书,却时常呆头呆脑的,认不得几个字,老师也束手无策,大有“朽木不可雕”的无奈。
到了12岁,见其还是没有改观,他父母索性就把他送到五台山华严寺里,拜净觉禅师为师。
从此,就在那里做些担柴挑水的杂役,他倒也任劳任怨,不以为苦。
直到他36岁那年,还是不能诵经作课,大家看他这么愚钝,都不叫他法云,而戏称他“牛云”。
哪怕法云生性敦厚,可听到别人的讥诮,心里自是不好受,况且别人说得也没错,出家20多年,连早晚课都不会念,真的是蠢笨如牛啊!
这么一思量,不免情绪低落起来:像我这样的人,活在世上又有什么用呢?
后来,听师兄说,文殊菩萨管智慧,便发愿上五台山巡礼,一心持念文殊菩萨圣号,祈求他能为自己开窍,赐予智慧。
那时天气寒冷彻骨,大雪纷飞,他就赤着脚走在雪地上一面向着五台山方向顶礼朝拜,一心持念文殊师利大士的圣号。
像这样子,日复一日虔诚礼拜,甚至达到了寒不求衣,食不知味,内不知身,外不知物的境界,逢人就问:文殊大士在哪里?
然,跑遍了五峰,却还是了无可得,而他还是不气馁,继续打听。
一日,他来到东台,遇见一位老人,在那里爆火取暖,便上前口问道:
“敢问大德,可知文殊大士住在哪里?”
“你问他做什么?”老人抬眼问道。
“贫僧生来愚钝,不会诵经念咒,一心祈求能为我开智慧。”法云如实回道,谁料老人出言不逊:
“那个羸颓百拙汗,你还是不见他的好!”
法云闻言,便觉对方太过猖狂,对佛菩萨大不敬,便转身离开,不再理他。
于是,就前往北台,谁知在那里,又遇见了东台的老人,不同的是,他不再爆火取暖,而是拥雪而坐。
天寒地冻的,一位老人居然腿脚比他还利落,这么快就到了,还知道自己会跑北台来,难不成……
这时候,他似乎明白了,立马上前拜倒,只因连日来饥寒交迫,疲劳过度,这一拜,口中遂吐出一块血团,便倒地不起,晕了过去。
迷迷糊糊间,他似乎听到老人浑厚的声音:
“你累世之前,曾做讲经法师,因贪图他人利养,又密吝佛法,不愿弘法利生,因此因缘堕落恶道,投身为牛,偿还宿债。待到宿债偿清,又因曾修持佛法,以佛力加持,今得人身,重做出家人,而宿世悭法余业,令你愚钝无知,无法读诵经典。”
说完宿世因果,老人便用如意钩,斫出法云的心脏来,展示在他眼前。
法云定睛一看,其状确如牛心,不免心生惭愧。
老人持此牛心,在天井中取水洗涤,而后又将其按回法云的胸口,又大喝一声:
“起来!”
此时,法云才悠悠转醒,忙捂住心口,不感一丝疼痛,却汗流浃背,又左右寻找老人,不见其踪影。
突然间,空中祥云骤起,迎面一阵清风,舒爽无比,忙抬头仰望,只见空中圆光如镜,老人坐在莲花上,晃晃然渐渐隐去……
自此,法云禅师往世所持诵的经纶,宛然忆起,如获旧物。
也由此,他更是精进道法,如救头燃,后于开元23年春,辞众而终。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