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好不容易把小丫头糊弄走。
他这次被从山里面叫出来是因为他设计的两艘船已经试航完毕过两天就要出海去试试试真实的效果。
由于林夕提出的用捕鲸船训练水师的办法得到了老宅的首肯。
但是捕鲸船有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以前疍家人捕杀的都是小型鲸鱼可以用绞盘吊到船上进行处理。
但是由于林夕发明的用火炮捕鱼的办法,猎杀的鲸鱼开始变大没有办法吊到船上。
只能拖到附近的海岛上进行处理,但是拖往海岛的途中经常被海中的大鱼进行攻击,到了海岛之后,鲸鱼都被咬的七零八落。
很多鲸鱼的脂肪都被海中的食肉海兽和大鱼啃食了。
林夕便提出了在船上装一个倾斜的角度的夹板,可以把这些鲸鱼拉上来。
林夕便设计了两种这样的捕鲸船,一种是在奶牛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
就是加长了一部分船身,在船身后面加一个倾斜大概30度角左右的深入海中的甲板,这样就可以利用绞盘将那些大鲸鱼拽上来,然后在船上分解。
另外一个则是基于福船进行同样的改进。林夕想看看这两种船哪种船适合这样的改进?
船厂中这两种船的图纸都在,而且由于老宅的同意建造船只的龙骨也不缺了。
只不过没有那么长的大木头像这种船基本都是由三根或者四根木头拼成的龙骨。
不如用整根木头建的龙骨海船坚固,不过它们不是战舰也可以接受。
这种船与传统的福船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具有单折角型船体、船首尖、船尾向上折起的特点。
林夕设计的这种捕鲸船却保留了福船的真正的特点。而真正让福船航行天下的,当属“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术多由造船师傅凭借自身经验及代代口耳相传的营造法式现场放样,而非根据精确的数据与图纸。
相较于被称为“结构法”的船舶建造工艺,传统的建造工艺称为“船壳法”。
“船壳法”首先是安龙骨、钉龙骨翼板,而后钉部分水底板、安装隔舱板、钉舭板、上舟楫、安装梁拱,最后在隔舱板与船壳板相连接处铺设肋骨,将其他水底板钉完。
这种建造方法就是能够提供较大较多的浮力,而且就是几个船舱漏水,将船舱一封仍然可以保证船只不沉。
而且林夕这次回来也参观了一下铁作的。如今铸炮和制作镜子的作坊已经单独分开了,把铁作和木作赶出了两座军堡和船场待到一起去了。
这两个作坊地方戒备森严。如果没有林海平或者林王氏的手令任何人都是进不去的。
也就是林夕沾着这两种方法都是他“发明”的才能够在得到林王氏的允许之后,来到铁作中巡视一圈。
现在的炮作按自用和售卖分成四种制造方法,第一种就是像箍木桶一样,箍出的铁炮。这种炮只卖给商船,作为商船上的防护火力。
这种炮被商人买去,大部分是作为铁料出售了,当做武器使用的真不多。林家也知道这种情况但是林家总不能卖铁料,所以只能把这种炮的价格抬的高一点。
第二种火炮则是林夕“发明”铁芯铜体复合炮但是这种铁炮中间的铁芯儿也用铜水重新溜过,所以这种泡是当做铜炮向外售卖。但是这种火炮在林家是采用铁芯儿和铁膜灌注铜水的方法铸造的。
所以这种铜炮的制造成本要比用至于失蜡法和泥范法成本要低的很多。
因为就是用蜡胎来取代第一步的木胎,在烘干泥范的时候蜡就能自然融化,不用像木模或真炮那样从泥范法敲出来。
相对泥模法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首先为了敲出木模或真炮,泥模只能分段或分为两半,这就有范缝了,会对火炮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泥范铸造法要低的很多,所以这种铜泡售价比照你犯法铸造出来的铜炮不但速度快,而且几乎没有次品,但是自用和对外出售的两种炮却是截然不同的,对外出泡对外售的铜套用的是青铜,而自家用的铜炮使用的却是黄铜。
黄铜在大明这个时代被称为假金,虽然有但一般都是天然的,而人工配置出来的黄铜还没有发明。
这对于林夕这个学炼钢的技校生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这种简单的合金配比在他所学习的课本中是当做示范来讲解的。
可是在课本中一只占两页的这种黄铜配比。却是后世带英帝国之所以驰骋七海的坚船利炮中的火炮。
就是从使用黄铜开始英吉利亚人的火炮要比其他西夷人的火炮威力大的原因。
林夕虽然理论非常丰富,但是毕竟他一进场之后便进了厂食堂当了一名大厨。他的实操技艺因为在技校时学过还会一些,但毕竟不可能是顶尖水平,否则也就不需要给铁作工匠传授铸铁炮技术了。
但要说到能把理论技术和实际使用的技术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创新,那怕是就没有几个人能比得过林夕了。
毕竟炮作中的这种所有的技术都是林夕参考了他所学的技校的书籍记录和铁作的工匠共同复制出来的。
就比如林夕开始在铁膜铸造法使用的翻砂法。就是用砂模来取代泥模,在泥中混入沙子,就是鸦片战争前英格利亚人使用的砂型铸炮法。
这些方法说着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没有林夕的指导的话,其实就光是选砂这一步可能就要摸索很久。
如何选择合适的砂子,泥砂比例,以及煤灰、木屑等其他组分的比例也需要摸索,此外就是含水率控制的问题,对于砂型铸造来说也是尤为关键的。
现在在操作中使用型砂铸造的一般都是需要的比较少的异形零件,或者说客户提出来一些额外要求的不在制式中的火炮。
比如西贡就要求操作给他们铸造了八门24斤的岸防炮,一门炮重达4500斤就是用型砂法使用黄铜铸造的。
铁模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一旦能用于铸造火炮,将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铁模铸炮技术存在重大缺陷。
那就是铁模散热太快,使得生铁水冷凝过快,渗碳体主要以碳化铁的形式存在,也就是最终得到的是白口铁。
相对于泥范法得到的灰口铁而言,白口铁既硬且脆,难以进一步打磨。所以严重影响火炮性能而且白口铁比灰口铁容易脆裂,火炮炸膛的风险很高。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只要减缓铁模散热的过程就行。
用泥巴裹上铁模慢慢退火是一种办法,或者对铁膜进行加热使浇筑的火炮退温变慢,如放在生有炭火的房子里也行。
这个问题林夕在第一次铸造的时候是把铁膜放到了由稻草压实的草堆里解决的。
但是现在铁座里却不是使用灵犀的方法,而是把铁膜放到一个用砖砌起的炉膛里。然后在炉膛里燃烧,燃烧煤球。用烟道把热把燃烧后的热风通到那个灶堂里对铁膜进行加热。这个方法是林家的一个会烧瓷的工匠解决的。
毕竟此时大明的瓷器经常是几万件瓷器一齐退火,有这方面技术的大匠很快就能找到问题所在。
至于林家自用的火炮一般都是用铁模芯冷的水冷的制炮技术。
而外销的火炮都是直接用铁模泥芯法铸造出来的。
两种方法铸造出来的火炮从外观看一模一样。
但是如果用铁芯水冷法制造出来的火炮使用的满装药,用铁模泥芯法制造出来的火炮去使用,那是百分之百会炸膛的。
因为水冷铁芯制造法铸造出来的火炮是炮心内部先冷却,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向外冷却,所以有一种身管自紧的效果。这种火炮的耐压要比直接铸造出来的泥芯火炮要强很多。
最后一种的火炮铸造方法。其实就是铁膜水冷柱泡法,但它使用的材料是钢而不是铸铁。林长剑在大圆刀使用的三金炮的炮体就是用钢铸造的。也和林夕这次来到铁作有关,铁林夕这次要用这种方法铸造鱼泡,其实林夕铸造的这种鱼泡在后世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做迫击炮。
由于林夕制造的转炉太小,而铸炮要采用整体铸造,所以就决定用这种转炉制钢来直接铸造的炮体就不会太大。
所以林夕才会铸造三斤炮。别的炮不是制造不了,而是太麻烦,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
因为三斤炮是用于步兵对抗骑兵的轻型火炮。
步兵对付骑兵的方法,由于国人数千年来的使用其实主要分三种。
第一种就是修在修筑城墙或者屯堡用兵力用密集的兵力抗击骑兵,这方面显著的东西便是长城,从秦朝开始修,一直修到了当下。
根据据点的重要性和防御难度,增减屯兵,弱化次要据点小寨的作用。
遇有战事,并力保大寨,若战略防御的宗旨不变,这确实强化防御力度的良法,而且可以依靠这些据点派出少量的骑兵骚扰其后路,甚至可以到草原上去预先进行防御。
但这种方法仍然是仍不变其被动的局面,涉及战斗部队在机动性方面的天然缺陷。
往往会造成兵力屯住在屯堡当中坐视外面的敌人屠杀百姓,所以这等方法不是林夕想要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就是由如宋军一样构成是骑兵占少数的混合部队,其作战的主力也非少数骑兵,而是以弓手、弩手为主的步兵。
面对骑兵时,让少量的骑兵互助两翼,前排是长枪大论。然后依靠弓弩手射杀敌人的骑兵。
但是这种军队面对敌人时必须列成军镇依照短板原理,其机动性取决于行动速度较慢的部分。
但更明显的短板就是部队的行动速度和后勤辎重。这样的军队作战是个系统性的工程。
军队不惯于资粮于敌等就地补给的行为,向来需要复杂的补给体系。
若进行突袭,战士携带十日粮似是极限。通常的行军作战则专有辎重队以免冰释自负粮秣,影响战斗力。
而辎重部队的保护与跟进,一直是作战过程中的难题。
例如庆历元年,以步兵混合部队追击西夏军的骑兵疲于奔命。
辎重部队更是被远远的抛在后面,至其中伏之时,士卒已三日不食,此战大可见混合部队对机动性的制约。
宋军单兵的作战能力绝不下于任何敌军。从宋夏战争各场战役来看。宋军每战皆依靠坚阵有一段不落下风的激战,给敌方以大量杀伤。
但缺乏机动性的部队要大量集结,与西夏的游牧骑兵部队比运动速度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故每战皆以少积多,往往是以一敌十,战斗力再强。宋军和游牧军队战斗的时候,也难以避免一旦列成军阵游牧骑兵便远遁,一旦不成军阵便会遭到游牧骑兵的突袭。
步兵若遇骑兵野战,尤其如此。由兵种和作战方式所造成的不利,是否有办法彻底改变呢?其实后世也已经给出了方法,那就用密集的火力对付骑兵。后世马克沁机枪一出现,骑兵便立刻退出了战场。
林夕开始也想制作出机枪,但是林夕发现此时的火药太贵了,如果制造出机枪那种大杀器,一般军队也是用不起的。现在的硝石完全是天然的,根本没有人制氨的方法,所以火药是相当昂贵的。
最后林夕就想出了三斤速射炮的方法。虽然雷汞等发火药也昂贵,那索性就不要了,直接用点火的方式。
所以就出了林夕就把后世的一体炮弹给退化了,就成了铜桶装黑火药,用楔型炮栓直接点火的方式,就出现了这种三斤炮。
林夕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制作出了速射火炮。虽然射速比不上后世的机关炮,但是对付此时的骑兵也足够了。
林夕的想法是每一个炮队有24门火炮,以八门为一组,实行三段式射击,这样就会形成连绵不断的弹雨。
能通过这些弹雨的骑兵恐怕也没有多少。别忘了那句话是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战马那么大的体积,尤其是火炮形成交叉火力,等于是侧方向射向战马,基本上没有几匹战马能躲得过去的。
其实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骑兵。但是此时大明由于马匹之不易获得,兵种无法调整,想获得大规模的骑兵至少在南方是不可能的。
虽然林家也有一个200多人的马队,但那个东西只能是一种仪仗性质的。真的指望它作战,那是那马队的数量至少得翻到十倍以上才有可能。
林夕这次到这里来制造鱼炮,其实就是和三斤炮用同样口径的炮管的一门前装迫击炮。
其实这种迫击炮在明朝时就有,它就是一种小型的前装火炮,虎蹲炮其实就是一种迫击炮。
直到后世除了材质有些变化,从炮弹的形状到炮管儿的结构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的火炮,其弹道弧线高,通常以座钣承受后坐力。
迫击炮是倭俄战争期间发明了这种武器,当时沙俄与倭国为争夺我国的旅顺口而展开激战。
迫击炮的特点包括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及初速较低和射程较近,这使得它能够在战场上有效地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
迫击炮这种武器的发展历史悠久,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臼炮。其实这种火炮在古代和现代中的设计原理都不乏应用。古代的人使用臼炮用较大的炮弹砸向敌人的堡垒。
而现代战争中,即使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的军队使用汽油桶制作的那种没良心炮,实际上也是一种简易的大口径迫击炮。
迫击炮是一种既轻便又有效的曲射火炮。但是林夕就是利用这种小型火炮在前装时既可直射又可以曲射的方式。
直射时这种小火炮的威力并不大。所以他就用这种小火炮当做鱼泡使用,射击出夹在木托当中的鱼叉。
这种方法很像后世坦克使用的那种钨心穿甲弹,不过它射出的是鱼叉,用来捕猎鲸鱼。
但是此时的大海上可不像后世那么平静,凡是在海上航行的海商,可以说海商和海盗只有一线之隔。
所以这些捕鲸船必须有自卫的火力。捕鲸船的自卫的火力就是用曲射的方式射击迫击炮弹。
林夕制造的迫击炮弹也没有后世那么复杂,说白了就是一种用铁质外皮制作的带有尾翼的二踢脚。
发射药和起爆药中间用木塞和导火索隔离。后面火药包装填,然后装填进迫击炮弹,经过瞄准便可以射击。
这种炮弹不怕水,即使落到海中也会爆炸,因为导火索中有硝石在水中也不会熄灭,而且这种炮弹也满足了捕鲸船自卫的要求。
而且这种火炮也只有那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孩儿兵和短训班的军官们才能熟练的掌握。
即使遗失到别人的手里是不可能打的准的,可以说自带应用难度。
因为这种迫击炮,林夕在和三斤炮,同时制作出来已经在孩儿兵和军官训练班中进行了训练。
但是捕鲸船上却没有这种炮,这种迫击炮林夕原来是作为步兵的伴随火力研制出来的。
但如今林夕可以发现这种迫击炮可以作为鱼炮使用在捕鲸船上。
这些捕鲸的舰队其实就是林家的水师的后备。林长建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一支2000来人的陆师,是因为疍家人不断加入粮城这个集体有关。
林王氏作为粮城这块领地的母老虎,经常巡视自己的领地。
这些疍民也是属于她的属民,他也经常带着。丫鬟和大小姚氏来看望这些这些老百姓。
但是疍民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国人的语言千差万别,所以秦始皇统一文字就显得相当重要。
福建那边甚至隔一座山都听不懂对方讲什么,但是他身边跟着大小姚氏却能够听懂和说出来。
虽然不十分标准,但还是能够交流的。
时间长了这些蛋民就知道大小姚氏原本就是蛋民,而且他们生下来的儿子身上也有疍民的血统。
尤其是管理他们的林夕就是小姚氏的儿子。这下这些衣服在林家的蛋民就彻底放下心来了,因为林夕给他们的条件太好了,不但免费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而且还每个月都给他们当中的那种家中没有壮劳力的人家三斗大米。
如今知道了林夕身上有疍家人的血脉变,自然而然的认为他是对同族的一种照顾,也是一种怜悯心。
所以疍家人便心安理得的接下来。因为这种无缘无故给好处反而会让这些蛋民提心吊胆,如今知道了原因,反而到安下心来了。
不过这样只是让疍家向林家归心,却没有表达的方式只不过是加入祖神道而已,想让疍家人当兵那是非常困难的。
接下来便是林夕跟着林长建出海,偶遇疍家人的捕鲸船队。
疍家人知道自己的秘密泄露,便把便和林家的孩儿兵的训练舰队编在一起,出海捕鲸。
但是他们在协作的时候发现孩儿兵中有很多的疍家人甚至疍家头人的孩子。这样大家人便有一部分人加入了捕鲸舰队。
真正让事情获得改变的是林夕进入大山中,在那些军屯所在的村庄中组织那些军户进行耕种的事的时候。
因为大明的军团本身就有一像十分完整的管理手管理程序,林夕对这些程序没有做过多的改变。他改变的只有一种,那就是这些军屯的分配方式。
民以食为天,这些军团产生的东西最主要的就是粮食,而军屯所控制的地方种植的粮食一般多为水稻。只是在凉城这个地方能种植水稻的土地不是广泛分布的,只在少数几个地方形成能够生产粮食水田。
林夕来到山村,他所干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以村为单位的这个山头所形成的山系和水系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
这个村周围的山区范围内去考察它的那个水的流向。
合理的安排在这个截面上形成什么样的坑塘护坝。修成一个渠系,干枝斗毛覆盖多少多少亩的这样的水系。
坑塘护坝是截流天然来水的,利用地表径流能够保证天然来水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得到有效的保存和使用。
大明农业是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抗灾性十分差,林夕针对这个弱点,采用了后市的生产队的分配制度。
生产队生产制度其实和大明此时实行的军屯制度差别不大。
但他和军屯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分配当时进行生产队时流行一句话。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就是生产队的分配方式。
这就是后置生产对制度的核心也是我们对抗大饥荒的制胜法宝。
就是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群众发动起来以后,推动他们自主的创业创新能力。
这套分配制度其实彻底的解决了第一个难题,就是贫困家庭无力承担生育成本。
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家庭无法承担生育带来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
这导致一些家庭选择减少生育数量,甚至选择你逼女婴,所以越往南那些富裕的地区,溺婴的情况越就越来就越严重。
而生产队这种方法是按人头分配的,不管男女,有一个人就有一份口粮,所以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减少溺婴的情况的发生。
而且这种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可以使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林夕在组织村里的情况,便带过去一名林家的管事,然后一名祖神道的医生,还有一名林家退役的家丁。
这三个人分别负责村庄的管理,林夕特意挑选那些可以已经出师的。女性的医生,这样不但可以为那些村里的老百姓仅提供医疗服务,而且通过她女性的身份可以为那些育龄妇女普及生育知识。而且他还兼职老师为孩子被村子里的孩子们提供知识教育。
在汉人传统观念多子多福是汉人的传统,所以一旦有丰富的食物,那没人会溺杀女婴。
而且林夕采用的类似于后世生产队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实行的是人四劳六的方式。
后世的生产队采大部分采用的是人六,人七,劳三或者劳四的方式。
那是因为当时生产队的大部分地区是处于北方,分配一次粮食要吃一年的。
而雷州这个地方是处于广西地区,一年四季常青,而且可以生产两茬粮食。
这样既平衡了劳力多的人家能够获得的收入,而不会与原来产生太大的差别。而劳力较少的人家却可以获得免费的医疗教学和得以生存的口粮,也比以前单人独户的劳作要轻松的很多。
而且林夕还带来了蚯蚓养鸡技术,玉米,红薯和土豆这几样不和水稻争田的高产作物。
因为林夕在山区推广这些分配方式感觉到行之有效。于是把这种分配方式也带到了疍家的捕鲸船队中,替代了那种入股分红的分配方式。
这样是疍家的那种老弱妇孺也得到了一份得以活命的粮食。
这种分配方式在林夕看来没有什么,但是在疍家人看来和此时大明的百姓看来却是不得了的事情。
因为这种分配方式一般都在同族有血缘关系的族人当中进行的。林夕采用的这种分配方式等于变相的承认这些疍家人是林夕的族人。
是为知己者死一直是国人的一种信念,林夕的这种分配方式直接感动了这些疍家人。所以疍家人踊跃的加入了捕鲸团队,成为了林家首饰水师的后备兵员。
所以林长建才能够挑出精锐人员,组织一支陆师。
而疍家人作为水手来说几乎是不用怎么培养的,因为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大海之上,只要能够遵守纪律,那便是优秀的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