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和田掌柜的侄子田常威从仓库中走出来,两人边走边说着。
“仓库中的货物里,各种产品加在一块,里里外外将近二十万。没想到你这里居然统计的清清楚楚,丝毫不差。”
田掌柜的侄子田常威冲林夕拱手说道:“既然东家把我放在这里,我就要尽心尽力的办好这件事情。这里面要是出点儿什么亏空,这要做下多少生意才能赚得回来?”
“在这一点上,你比那些管仓库的人强多了。不会去拿别人的钱,为自己买名声!”
“公子,别的不说,单说此番购铁,要是小人当家,定会要写授权书,就不会事事瞒着王姑娘。”
小人会每天向大掌柜汇报,小人会把所有谋划都讲给王掌柜安心筹钱,一点儿也不提心吊胆。然后,小人会先收钱再出货绝不会捅这么大一个篓子。”
“而不是用信用抵押,小人觉得风险太大了。如果有人收到货后,生意却亏了,还不起钱。或逃或死,岂不是血本无归了吗?”
田常威话里话外的在问他的叔叔求情,林夕不是可好,可否冲他摇了摇手,然后便带着随手走出了这间仓库。
来到库门口的时候,看守库门的是孩儿兵向林夕敬礼,林夕还礼之后便摇摇摆摆的走了。
林夕回到了市场铁作中为他准备出来的一间书房。
林夕坐在那里刚端起茶杯,便看见王铁锤从外面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坏笑。
“嗯,”林夕凝视顺王铁锤。
这样的王铁锤是林夕十分熟悉,肯定是要要有事情交代给他,而且这个事情会十分出乎常人的意料。
王铁锤见林夕如此,极是赞许,就说道:“那个小月亮在外面等待,求见你这位哥哥。”
林夕听到王铁锤的话立刻从椅子上蹦起来,然后大声的对外面喊着:“小月亮,请你进门。”
林夕的这声话音落下,外面传来了叮当的环配相碰的声音,这个声响让林夕十分奇怪。
如果是一声两声倒没有什么,说明小丫头穿着正规的服装进来。而这种密集的碰撞声却仿佛像是甲胄中铁甲叶碰撞的声音,但却发出了环配碰撞的清脆的声响,让林夕十分奇怪。
等小丫头进来之后,林夕恍然大悟。
小丫头穿着一身青色仿佛玉石一样材质制成的甲胄,而金黄的铜盔上有红色的盔缨。
这些甲叶是钉在一件鸳鸯战袄之上的,整件玉甲十分漂亮,走起路来也是环佩叮当的碰撞的乱响。
小丫头装模作样的拱手实力说道:“老师在上,弟子身披甲胄不能全礼,还望见谅。”
林夕含在嘴里的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小丫头用手臂遮住脸部,挡住了林夕喷来的口水。然后嫌弃的说:“叫你一声老师,看把你吓的,11哥,我是来交作业的。”
林夕接过了小丫头带来的几张纸,这是林夕上一次讲课时给他们留的作业。林夕把纸放在桌子上,拿起毛笔用红色的朱砂在上面批改着。这些内容没有什么难的,林夕很短的时间便批改完毕。
这时他抬头望着小丫头说道:“你还有什么要求?说出来吧。还有你这是甲是从哪儿来的?”
小丫头疑惑的问:“有这么明显吗?”
林夕冷笑一声说道:“你以前交作业不是让你嫂子带回来,就是让你的丫头白鸽跑腿儿的,你什么时候亲自来过?”
小丫头缺所答非所问,对他说道:“你看我这身铠甲漂亮吧。”
林夕点了点头说:“挺漂亮的,用什么材质制成的?”
“药玉呀!”
“什么东西?”
“药玉,你没听说过吗?”
“你怎么会想起用这个东西做盔甲?”
“不是我做的,是别人送给我的,我还答应了替他求情呢。”
“谁送给你的?他又想让你帮他办什么事?”林夕皱了皱眉头问道。
“就是这个铁作的田掌柜的事情,他侄子想让我求求你不要要了他叔叔的命。”
“咱们先不说他求你那件事情,你先给我说说你穿这身铠甲有什么想法?”
“我听说以前有金缕玉衣,你看我这身像不像金缕衣?”
“很像,做的也很好看,但是你知道金缕玉衣是干什么的吗?”
“那不是说,西汉时诸侯才有才能有资格穿的衣服吗?”
“你说的一点儿错都没有,就是忘了补充一句,那是死人才穿的寿衣,你活着的人穿这套衣服干什么?想马上进棺材吗!”
“还有给你送礼,这个人是个二把刀。你也是读书读的一知半解,光看那些吃喝玩乐去了。这些事情你都没有弄明白,还不马上脱下来,给你送这套玉衣。跟别人过60大寿时给他送一口铜钟有什么区别?”
王铁锤抿着嘴把小丫头拽了,出去换衣服去了。林夕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把这家伙糊弄住了。
林夕不让小丫头穿这身铠甲的原因并不是他从嘴里说的。
而是因为药玉实际上并不是玉石,而是一种古代的琉璃。
这种琉璃与现代所见的玻璃不同,它的透明度和光泽都较为低下,因此在明代被误称为药玉。
根据《明制》,皇帝会赐予状元的宝物中包括药玉,且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权佩戴药玉。
是由含有24%氧化铅的人造水晶为主要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稀有装饰品。
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色彩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但是再好看它也是玻璃的一种。
弄一身玻璃做成铠甲穿在身上,一旦摔倒在地或者碰到什么坚硬的物体,那就是千刀万剐的下场。
其实玻璃在我国的出现非常早,最早在西周时期的玻璃器以蜻蜓眼琉璃珠饰为主,这些玻璃珠饰通常与玛瑙、玉石、蚌等材质制成的珠、管一起组成项链或其他配饰。
虽然西周时期的玻璃工艺非常原始,但到了春秋至汉代,中国玻璃制造技艺有所发展,特别是吹制技术的盛行,能够制造出瓶、罐、杯子等小型的容器。
再有就是大明此时已经有近视镜和老花镜了也已经有了水晶材质的放大镜。
到宋代的时候就出现了双镜片的老花镜,名叫叆叇,从外形上看和现在的眼镜就已经很接近了。就是大明也有很多人用玻璃替代水晶制作老花镜。只不过是流通的不太广罢了。
其实玻璃没有在大明流行起来其实有几个原因,第一就是制造玻璃这种东西所需要的温度要达到1200多度,所以在早时高炉的温度达不到,所以玻璃只能出现一些小个儿的物品无法大规模制造。
第二呢就是玻璃这种东西。天工开物记载了制作玻璃的方法,用的助熔剂是硝酸钾和金属铅,加热之后,硝酸钾氧化铅,产生了氧化钾和氧化铅,这两个东西倒是可以做助熔剂,但是这种铅钾玻璃容易渗出铅、硬度低、不耐热,所以只能做成琉璃小玩意难堪大用。
钠钙玻璃是现代一切玻璃的鼻祖,它源自埃及一带,那里炎热干燥,盐湖众多,盐湖边上有天然的碳酸钠,这是制作钠钙玻璃必须的材料。
中华文明发源于河南,河南气候温和湿润,没有盐湖,也就没有钠钙玻璃。
第三玻璃之所以在我国没有发展起来,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科技树点歪了。
明代玻璃制造技艺其实也相当的高明,中国瓷器上面的那层高温的釉,特别是在高温溶结釉滴技术就是高温烧结出来的玻璃。
所以这些玻璃技术就成了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技术,所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西方之所以发展出了高端的玻璃工艺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烧制陶瓷的技术。
中国人日常使用的物品都是由陶瓷制成的,陶瓷比玻璃有很多优点,第一就是比热容比较高。
瓷器导热性能差,不烫手,也不会遇极冷极热而炸裂,所以是非常实用的器皿材料。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国瓷器积累了很高的技术和艺术成就,适用性强、成本低廉。
所以成了日常器皿的首选。比如是一杯热水倒到玻璃杯里,马上就会变得十分烫手,而到陶瓷杯中它有一个温度缓慢上升的过程。
因为他们日常使用的大多是玻璃制品,所以西方人就没有养成喝热水的习惯。而是采用低度酒来代替热水进行食用水的消毒。
而且玻璃制品打碎之后很容易割伤人的手,而且无法进行修补。使用价值也不如陶瓷,所以无法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至于玻璃可以当窗户。使用那是现在工艺发展起来后大规模降低玻璃的成本才实现的。
此时的玻璃还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而且西方的手工艺的水平很差,现在的平板玻璃都是吹成圆柱体之后再剪开摊平,所以想制成大块的玻璃很难,而且成本很高。
根本无法作为日常用品进行销售。比如在西方的教堂上那些用小块儿玻璃拼成的图案,是不想用大块儿玻璃吗?那是他们根本就做不出来。
小丫头脱下了那身琉璃甲胄返回到屋中,拿回批改后的作业时突然向林夕提出了要求。
林月华对林夕说:“十一哥,你看你在广州欠了我一面铜镜,不如你把那个地球仪补给我算了!”
林夕摇头之后说:“那个地球仪,我只是借给你当做模板,等你把你的那个地球仪制作出来之后,必须要还给我!还有你那个铜镜,我会找一个同样的还给你!”
小丫头这时说道:“你不用给我找一样的铜镜了,你给我还一面……,还我一面琉璃镜就可以了。”
林夕点点头说道:“你想要多大的?”
小丫头举起手,踮起脚说道:“这么高的。”然后伸把两只手伸平。“要这么宽的!”
林夕点头说:“好的,等我攒到银子一定给你弄一面。”
小丫头满意的走了,因为她知道只要他这个十一哥答应了,那就一定会给她办到的。
小丫头刚走,王铁锤便抱着那小丫头脱下来的玉甲走进了书房。
王铁锤把它放到书房的八仙桌上。对于林夕说道:“你要怎么处理这身甲胄?如果你要是放到这里,不出三天,小丫头一定会像那个地球仪一样搬回她的屋子里去。那样你的这一番心思不就白费了。”
“回头你把这身甲胄交给三师兄,他不是正在做神像嘛,把这身甲胄给妇好娘娘穿上。
小丫头胆子再大,她也不敢从神像身上往下扒玉甲!而且告诉三师兄,在树碑的时候把小丫头的名字填上,这身甲就作价1万两银子吧。”
王铁锤微微一笑,“也就是能你能想出这种馊主意,不过你为什么不让小丫头穿这个甲胄呢?”
林夕站起身来,走到那堆玻璃片儿前,用手拍了拍甲胄,甲叶碰撞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这东西如果要碎了,比刀子还锋利。她身上这么多把刀子,还不得把小月亮千刀万剐了。”
“对了,小丫头的那个地球仪做的怎么样?”
王铁锤用手捂住嘴。笑了一会儿才说:“在船厂中做了个木球,然后跟你那个地球仪样做了个铜架子,然后就在她的房间里放着呢。”
王铁锤这时转移话题说:“你要给小月亮买那么大一面琉璃,你知道琉璃镜的价格吗?关键是那么大的琉璃镜你有钱都没有地方去买。”
林夕好奇的问王铁锤说:“这种镜子琉璃镜很贵吗?”
林夕看见王铁锤用两只手比划了一个盘子大小说:“这么大的琉璃金大概要六七千两银子。只有这一半儿的加大小的琉璃净也需要两千两银子。”
铁锤看着林夕露出吃惊的表情,幸灾乐祸的说道:“小月亮,要的那么大的琉璃镜,恐怕10万两银子你都没地方买去。”
林夕感到非常诧异,他没想到此时的玻璃镜子居然这么贵。
“对了,你告诉小丫头让她对那个田常威。我会按照规矩处理他的叔叔的吗?”
“小丫头比你想象的聪明多了,她看见你这是把田大掌柜关了起来,早就知道你不会处理那个田大掌柜。不然她怎么会收下这个玉甲的,根本就是空手套白狼。”
“我不是不处理他,是因为他虽然弄走了十多万两银子,但是他那不叫贪污,那叫应收账款。也就是货卖出去了,没有回款而已,不算什么大事儿。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熬,我现在这两天正在想怎么处罚。”
林夕看着王铁锤满脸不信的神色又说道:“而且这次大检查就是他从林家老宅带回来的那批人没有出事情。
剩下这这边的掌柜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出了事儿。不过看在他侄子孝顺小月亮玉甲的份儿上,我就不再追究了。”
在门外的田常威听到了小丫头的回话之后,长吸一口气,凝思良久,缓缓起身。
小丫头像大人一样想拍的肩膀却发现自己够不着。然后用手拍着他的手臂说道:“威威呀,这桩事体就算过去了,跟着我是十一哥好好干吧。你对林家忠诚,林家绝对不会亏待忠心于林家的人!”
“谢谢小姐信任!”田常威退后一步,朝林月华深鞠一躬,声音哽咽。
“小人一定谨记,小人告辞!”
田常威走远之后,小丫头一掉头又回来,到时林夕的房间。
她为林夕办了一件大事为由要求林夕给写一张保证书。并且仔细的规定了琉璃镜的长度,宽度,最后让林夕签字画押。
林夕没有办法,只好给她写了一张欠条。王铁锤也让林夕又写了一模一样的欠条。
王铁锤和小丫头拿着那张欠条手拉手的便出去了。
林夕看着出去的两人不由得发出了苦笑。
这次查账事情之所以弄得这么大,把所有的掌柜的都一勺烩了,其原因就是因为刚才出去的那两个人。
本来一林长申和林夕的想法就是走一走形式,震慑一下这些掌柜的就完了。
所以才给了他们半个月的时间,甚至因为举办寒食节祭奠又往后拖了七八天。
林家兄弟给了他们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为了让他们把账做平。
所以两人根本没当回事,就把那些掌柜送来的账本扔给了这群小丫头。
因为林月华参与过石家的查账,知道一种新型的查账方法,所以就把它贡献出来。
这些人按着表格填上数字虽然查出了一些小毛病,但是大毛病没有。
毕竟这些掌柜的都是常年做账的老手,既然精心准备过,怎么会出太大的纰漏?
但是林月华当时在广州查石家杂货铺的账,对查账的方法因为比较感兴趣,所以学的相当认真。
把林夕那套识别假账的方法也学会了,林月华发现了日清账中有很多都是有问题的,但是她又没有任何证据,显得十分郁闷。
本来这件事情就过去了,但是林夕和王铁锤没有事情的时候闲谈,林夕说那帮孩儿兵为了写作业,连船厂和铁作中那些拉车的马都给挨个写上起了名字了。
有一头黑马驹叫做陈狗儿,有一匹花马叫做林喜鹊。
林喜鹊就是白鸽的亲哥哥。林夕原来以为白鸽这个名字是小丫头给起的,没想到她的本名就叫做白鸽。
而他的哥哥就叫做喜鹊,只不过两人都姓林,所以一般很少提他们的姓,只是叫他们的名。
而那些做账的掌柜的也没有想到那些看守仓库的孩儿兵会有一本儿叫做执勤记录的东西。
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为了记录执勤时的情况。孩儿兵中之所以有这个东西。
开始林夕只是让他们熟悉军令和多学一些字作为目的提出来的。
所以规定他们必须用最简短的语言将事情描述清楚,而且必须写300字。
这些字虽然包括着日期,时间,天气,值班人等内容,但是要凑够300字谈何容易。
所以孩儿兵们便把黑手伸向了进出的人,描绘进出的人的身高,体型,甚至岁数,姓名等凑字数。
等林长申把他们调到船厂和铁座看仓库之后,他们便把目标放上了,放到了出入人和货物的身上。
他们为了准确的描述,开始是描述物体,让别人猜这是什么东西,或者描述人的体型,体貌,猜是谁。
猜错了就把这个猜错人的名字命名到这个就是他猜错的东西上。
大家都很熟悉,人是很少猜错的,但是那些马就很容易被猜错。所以基本上每匹马都有一个这些孩儿兵的人名。
甚至他们出入仓库的大车长度宽度上面拉的什么货,什么时间出的?有多少件物体宽,长宽高是多少?这些执勤记录上都有记载。
比如说记录一辆马车出入,上面写着丙子25全。
这就代表着这辆车是丙子年制作的,宽是两把刀的长度,长五是五把刀的长度,全代表着空车。
如果这辆车出库写着丙子二五满。铁锭536。则代表这辆车是满载出仓库的货物的长度是五柄刀的长度,宽是三柄刀的长度,高度是六柄刀的长度。货物是铁锭。
如果是半,就说明这辆车只装了一半儿的货物没有满载。
而且在值班记录中还会详细记载着铁锭的块儿数大小和如何码放。
至于为什么记载刀的长度,因为孩儿兵他们使用的刀都是统一制作的,是有标准长度的。所以看的人很清楚就能换算出货物到底有多大。
因为这些孩儿兵跟仓库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记录只是为了凑字数。
即即使这些货物被东西盖着,他们也可以通过询问车夫知道车里拉的是什么,数量有多少,这些都被详详细细的记载在值班记录之上。
这些东西对于孩儿兵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多大的用处。一般值班军官查看之后很有可能被销毁。
但是他们在进行训练的时候,有一项训练是军队里文件保管的规矩。
所以这些孩儿兵就废物利用,把他们这些执勤记录作为军中的文件,严格按照保管条例进行储存和封存。
本身这些东西对孩儿兵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这些东西就封在各自驻守的营区里。
每次孩儿兵交接都会对这些东西进行清点交接,和军中的物资是一样的程序。所以这些东西保存的相当完整,而且记录的也相当详细。
这些值班记录每天都有对每座仓库中出去的多少东西;进来的多少东西;甚至拉车的马是哪匹;车夫是谁装卸的力工是谁;都有详细的记载。
甚至有些在夜晚值班的人对这些住在工厂里的工人上了几次厕所,马桶放在什么位置都有详细的记录。
别说什么天气情况?库房有什么损耗?哪里进行维修了?拿着值班记录一看一清二楚。
本来这些东西谁都不知道,林夕只是当成笑话讲给了王铁锤。
没想到王铁锤联合着小丫头找到了白鸽的哥哥林喜鹊,要求调阅这些记录。
林喜鹊也没有当回事,只是要求她们不许允许拿出保管室。
虽然小丫头无法把值班记录拿出保管室,但是可以把那些明细账拿进保管室里。
所以他们在林喜鹊的陪同下把所有仓库的值班日志查了一个遍。
假的,毕竟是假的,在孩儿兵事无巨细的登记之下,那些造假的东西被小丫头一个一个的揪了出来。
这件事如果换个人根本办不成,但是王铁锤和小丫头林月华的身份太特殊了。那些孩儿兵根本不会阻拦两人,而且还变相的为她们提供了方便。
两人把查处的问题扔到了林长生和林夕面前,便不管了。
林长申和林夕只好把这些问题一件一件的落实,结果却没想到查出了大窟窿。
至于使用点儿船厂的木头做个家具,那都属于小事儿。用铁厂的废料给自己家打个镰刀,斧头等农具的那都是小小不值一提的事情。
查出的大事情就有三件。
第一件就是船厂的那帮掌柜的把做船帆用的布料倒卖给山里的土司了。而且利用这些船归航的期间,再把布料补齐。等于做为没本儿的买卖。
还有林长申的那个心腹铁作的二掌柜子,把那些废料用来打成农具卖给山里的土司。
最大的一件事是田宏春田大掌柜的居然卖出了13万两银子的火炮,而且一钱银子都没有拿回来。
王铁锤接手的那已经是第三批了,头一批120门,第二批200门,第三批就是王铁锤出问题的这一批。三批次火炮居然是在一个月之间做出来的。
当然这13万两银子是那些火炮的售价。真正的成本不包括人工,只有3000两银子的铁料钱。
这还是铁作卖给林家老宅的价格。
如果要是卖到外面,这个价格还要再翻上几番,可见军火贸易的暴利。
而且库房里面的那些不合格的产品是这三批火炮共同累积下来的,而不是王铁锤说的一批产品出的残次品。
那些船场掌柜被林氏兄弟给圈起来,放到了蒙学中给那些刚刚到粮城来的老军人们教授如何管理底下的人?
这批人是林家第一批退役的家丁,以往林家的家丁都会干到抡不动刀之后回家养老。
但是由于孩儿兵的加入,这些岁数已经有些大,但还不到退役年龄的家丁也逐渐被替换出来,只留下了那些经验丰富又身强力壮的人。
这些人大多被分到西贡和南洋商行两个地方,用来当做保镖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还有一部分人被分到了粮城。
而分到粮城的这一批基本都是岁数比较大,功劳也比较大的人。他们分到这里本来就是当做那个军官短训班的教官,是过来养老的。
但是这些人到这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学生让他们教。所以林夕就把这些掌柜的和那些老兵痞放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折磨去吧,也省的派人看着他们,防止他们闯祸。
至于那个偷卖铁料的铁作的二掌柜的正带着他的那些帮手在盐场进行“劳动改造”呢。
只有这个田大掌柜暂时被圈进在他在铁作的房屋当中,不过也没人看管他,只是不允许他离开铁作。
林家的那个世交张延现在从盐厂调出来负责船厂的全面工作。至于铁作这边暂时由林夕夫妇掌管。
这件事也给林氏兄弟出了个难题,那就是怎么处理这些人。
林长申连夜写信把这件事情报到林海平那里去,把处理田大掌柜的事情扔给了林夕。林长申这踢皮球的本事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所以田大掌柜的那个侄子才会求到小丫头的门下,让她过来给林夕说情。
不过林夕也没想把田大掌柜怎么样,因为田大掌柜属于林家世仆。
不然那个田掌柜的侄子也不可能求到小丫头的门下,小丫头也不会那么轻易的答应他。
其实林夕已经想好了怎么处理田大掌柜就等着从泉州回来的货船,把最后这一批火炮给他装上船,然后派田大掌柜回老宅去要货款。
要不回钱来,那你也就别回来了,林夕估计这个田大掌柜自己也不会回来的。
不过田大掌柜带过来的这批人林夕一个也不会放走。林夕发现这批人的操守还是很好,又是林家世代的仆人,用起来很顺手,也很放心。
因为林夕接下来要对铁作进行动大手术,手里没有信的过人是根本不行的。
而且今天小丫头的到来让林夕对田常威起了兴趣,因为林夕又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方法。
国人大批量的制造玻璃是隋朝统一后,借鉴烧绿瓷的方法烧出来的玻璃与前期又有很大的不同。
唐代零星出土的一些玻璃工艺品其外形都是中国传统式样,如玻璃果,玻璃瓶等。
隋唐时代玻璃器的突出便是在摆设品,生活用具玻璃器的制造上主要是玻璃瓶、玻璃杯、茶具等。
但是由于玻璃的缺点,所以这些东西制造量不大,并且是作为奢侈品的面容出现。
五代,宋、辽、金、西夏的器物,主要有玻璃葫芦花瓶、花瓣口杯等。
建立了仿烧玉玻璃器的专门机构,由于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制作,因此制作出来的东西比较精美,细腻。
不过宋辽时期的玻璃制品一般都和唐代的唐三彩一样,是作为冥器使用的,所以使玻璃制品更不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与小丫头要的琉璃镜也就是玻璃镜子是由来华的传教士从欧洲带来的。
这种欧式玻璃镜由于要经历数万里海路,一路颠簸,考虑到易碎的缘故,镜面一般比较小,便于携带。
其镜多用于刮脸剃须,镜面仅够影照局部胡须即可。
欧式镜面手掌大小,从欧洲到亚洲东端,走海路常达数月之久,为了使镜面牢固在船舱墙面上,镜面镶嵌在较大的可折叠的背板上,然后钉在船舱墙面,可做临时的梳妆台。
修饰镜和穿衣镜也出现了。
早期的妇人修饰镜是法国制造的立挂式镜子,镜面长28厘米,宽20厘米,镜边包铜,鎏银,镜框两端各有一对枢轴,连接支架,上翻,可挂在墙上,下翻,可立在梳妆台上。
玻璃镜子的主要原料是石英、长石和石灰石,加热后经冷处理后便成为钠钙玻璃。
镜子起折光作用的涂抹剂,其主要成分是汞,也就是炼丹家所称的朱砂。
其实中国的铜镜上面抹的那层反光的物质也是汞化合物,两者算是殊途同归。
这就是为什么在明末清初,在广大内地,还广泛使用铜镜的道理。
但是此时出现的玻璃镜子都是西方传教士携带的玻璃镜子是舶来品,所以这些玻璃镜子既小又贵。
林夕对如何制作大块儿的平板玻璃,心里是有数的。
这里又有一个会制作中国传统玻璃药玉的人,所以林夕打算把大块儿的玻璃镜作为他下一个来钱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