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海洋时代

认可自己

https://img.ppxs5.com/1d/ed/f1f39f1a83.jpg

首页 >> 重生在海洋时代 >> 重生在海洋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233父子闲谈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也就是说从秦始皇一统六国决定实行郡县制,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真正把郡县制彻底在中国大地上铺开,并且牢牢的作为一种制度坚持下去。

所以林夕决定把自己在后世了解的那些管理制度先在小范围实验一下。如果不行再改掉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因为后勤是军队战斗力和国家的基础。林夕后世所了解的那些管理制度一定会比这时代的作坊制要先进,所以他一定要尝试一下。

就拿林夕改造林家的军队来做比例比喻吧。开始林夕并没有想大规模的改造林家的军队。他只想利用蒙学的这些孩童重新训练出一支军队。

但是他的动作被林父,林海平发现之后,便把他的训练出来的孩儿兵调去的林家军。

并且把林家军的一些基层军官重新训练,才有林家军开始的大规模改造。

这样虽然是林夕的影响力逐渐的渗透进林家的武装力量,但也使他重新建立一支军队的想法彻底落空了。

因为林夕早发觉了一点林家的军队虽然号称继承林家戚家军的军制和训练方法。

其实林家的制度是集合了戚家军的训练方法和大明边军的家丁制的综合体。

也就是说训练方法采用的是戚家军的练兵方法,但是其组织架构就是现在边将使用的家丁制。

别看林家的各级将领一提起戚继光来就是两眼放光,唾沫横飞的吹嘘,敬服在骨子里。

实际上林家是一这些将领家丁为基础控制着3000铁甲部队。

这才是林家真正的底气,而那些卫所军户只是作为应付检查和保障后勤的炮灰兵。

此时镇边名帅,甚至是李成梁,马芳,俞大猷那一代已经逐渐凋零。他们的后辈都是踩着父亲的军功统领一地的兵马,其实这些军马已经变成这些边帅的私兵了。

在边镇的大明的将领,总体来说现在边军的将领战法就是根据财力和贪心程度武装不同数量的家丁。

这些家丁都是身披重甲人数多寡不一,但是战斗力极为强悍,不能说一地百,但一敌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而且九边的家丁均是骑兵,装备也好,遇敌袭则将领率家丁出战。

家丁归将领私有,朝廷承认这种依附关系,战时朝廷还替将领给家丁发饷银,每个家丁二两四月饷,比普通营兵高一倍还多。

面对同等数量的敌军往往能一鼓而破,甚至全歼敌人,但是这种家庭制有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人数较少,他们把本来用于养大军的银钱集中起来养的一只精锐的特种部队。在面对蒙古的武装的时候无往而不利,甚至还会打出大胜仗。

当年李家就靠着8000家丁纵横于辽东,所向无敌。屡屡攻破敌对部落,杀其首领。甚至努尔哈赤起兵的七大恨,其中就是有一条明军无故杀戮其父祖。

在遥远的西贡城的一间房间里,一群人正在议事。这时已经议论完毕,众人纷纷告辞,向外走去。

值房内的林海平也起身将他们送到门口,林长石跟随林副送完人之后正要告辞离去。

林海平却忽然出声道:“石头,你留一下,我有些事想与你谈谈。”

林长石一愣,却也只能无奈的回了值房,看着林父向一个个管事回礼,将他们送走。

林长石这时跟在林父身后,心里在琢磨这些事,日子自己办的事情哪里出了纰漏?

林长石心中想是不是先回到后宅向母亲求告一下,防止父亲脾气上来将自己揍一顿。

林长石心中有些不安,端起茶杯啜着半凉的茶水安神。

待林海平在外面吩咐完事情之后走入签押房之内。林长石立马把茶壶端起来,亲自斟了一杯茶,端到林父的面前说道:“父亲,你先喝杯水,说了半天,也口渴了吧。”

林父微笑着接过茶杯,坐在那里喝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对林长石说道:“石头你不用担心,你这些日子办的事情很好,没有什么纰漏。

只不过这段时间事务繁多,我一直想找你谈谈,就是抽不出时间来。趁这个机会,你我父子说一些体己话。”

“父亲,.....”林长石有些受宠若惊,站起身来,对林父施了一礼,然后站起来擦了擦额头隐现的汗迹。

林父看到林长石如此紧张,便对他说:“坐下吧,你,我父子无需如此。”

“不知父亲,有何事要询问,知无不言。”

林海平笑着点点头,问道:“你在这里已经接手了一些工作,对气候和饮食是否还习惯?”

林长石说:“对气候和饮食我还都习惯这里这么多。汉人在此饮食习惯和广东那边也没有多大区别。”

林父这是沉吟了一下说道:“我这次叫你留下主要的原因是想告诫你不要把你的妻子和孩子带到这里来。

这里虽然已经比以前的条件要好很多,但是那些移民的到来还是会得一些疾病的。这些年来在此地出生的孩子夭折率相当高,所以先把他们放在粮城吧。”

“不过按照现在这种情况发展,再有个三五年估计就能达到和粮城一样的水平了,到时候再把之前你的妻儿接到西贡与你团聚。”

“孩儿不是真想把妻儿接过来,只不过那天母亲询问先给我纳一房小妾。你也知道我夫妻的情况所以我便我提了一嘴,没想到反而惊动了父亲。”林长石有些尴尬说道。

“我被家族委以重任在此地坐镇,怎能因私废公呢。那天只不过是母亲担心我在此地想给我找个照顾我的人,我无法推辞,只好把妻儿拿出来作为遮挡。”

“你伯父把你放到这个位置,并不是出于私心,而是真心认为他看上了你的能力而已!”林海平示意林长石让他拉了一张椅子过来,林海平对面坐着。

“你也率领了很长一段时间水军了,而且也统领过孩儿兵的陆战队,你可是否可以评价一下?你觉得我们的孩儿兵现在是何种水平了?”

“孩儿兵刻苦肯学,弟兄们也都勤奋,进步的很快,对付一般的营军卫所兵什么的,倒是足够了。但说实话,与辽东精骑、九边精骑那般精兵相比差的还是不少,更别说和东虏的精兵相比了。”

林海平点点头,做了个“请说”的手势,林长石整理了一下语言,说道:“比如弓马刀枪,不是短时间就能训练出来的。

家丁从小训练到大,或者像北虏那般马背上长大,这个差距实在是没办法去拉平,只能从装备和人数上弥补。

能够从小训练的家丁人数不会太多,咱们的兵力比他们多一倍、三倍,甚至十倍,盔甲刀枪也比他们好,打起来自然是咱们胜。”

林海平叹了口气,说道:“但要如果要在陆地上无敌就需要大量的骑兵,就需要大量的战马,精悍的战马需要专门的饲料供养。

当年李家能够养得起大明最强的辽东铁骑,8000骑兵纵横辽东所向无敌。

辽东铁骑之所以强悍,就是因为辽东盛产黑豆,锦州、广宁一线的屯田就有不少专门种植黑豆的豆田。

有了充足的战马的饲料,辽镇才养得起大批膘肥体壮的战马。战马的充足自然就能培养出一支强大的骑兵。”

“而我林家所处的海南岛虽然上陆师继承了戚家军的战法和训练方法,但是由于我们的兵源比戚家军差了很多,所以战斗力一直在下降。

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加紧训练家丁就想养出一只能在海上无敌的海军水师来。”

“父亲不要悲伤,咱们南方本来就缺少战马。陆师战斗力下降也是没有办法的,好在我们的水师还是很厉害的。”林长石看到有些情绪低落的林父连忙宽慰的说道。

“战马的事,我在西贡这些地方也想了些办法。从天竺引进了一些折耳马,虽然只有200多匹,但好歹还是有个基础,你接下来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林长石没有想到林海平会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这次在公田推广种植玉米番薯等作物,也是为了给战马准备饲料,我也去信到了京城。

让京城的人想办法通过晋商在边军的关系,从北虏那里走私一批种马和战马,和这些折尔马杂交一下,看能不能培育出我们自己的战马了。”

林父这是对林长石说道:“大明倚重将门,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所谓‘穷学文、富学武’,要习武学兵,连饭都吃不饱的寒门子弟是绝无可能的。

故而大明的武将大多都是门第出身,就如我林家这般,如今也成了将门。

如今我林家封爵便成为勋贵之一,便与大明的江山便捆在了一起,这也是皇帝对我等人放心的原因。

您也应该知道,卫所里的武官,一般也是世袭的,缘由便在此处,世袭的门第总有一些兵家武艺传承,比随处提拔一个小卒为将,能更快、更顺畅的掌握军队。”

林长石点点头林海平继续说道:“这便是将门存在的基础。

而将门兴起的缘由在于三处,一则军功荫赐武职,二则家丁制,三则边将久镇。”

林长石仔细听着林父的话语,他知道林海平是不会无缘无故给他说这些。

“大明对文官职位管控严格,科举是唯一的途径,以防有世袭的官宦门阀出现,但对武职却时常滥封,文武官员及宦官有功劳者,常被朝廷荫赐世袭武职。

于文官宦官,大多只是虚职,但于将官而言,荫赐之职使嗣子不用待父祖亡故袭替便能从军任事。

而嗣子之外的其他兄弟,也能以父荫起家任事,故而才有一门之中父子兄弟皆为将帅的盛景,才有将门出现的条件。”

“嘉靖年间,朝廷鼓励边将蓄养家丁、给予养廉田土以养士,自此家丁之制大兴,边将以家丁多寡、勇怯为盛衰。

将门之家,为将的兄弟多,蓄养的家丁自然也多,蓄养的家丁多,立功的机会就多,立功的机会多,荫职的兄弟子嗣就更多,蓄养的家丁也就更多,将门自然是长盛不衰。”

林海平说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林长石一眼继续说道:“其三,便是将帅久任本土,大明的将官,国初之时也是和文官一样,多有异地任职调动。

但至成化年间,宪宗言‘边将必用本土之人,庶知彼兵势地利,易于成功’,至正德嘉靖年间,边将便多自本土升转,所谓‘北将补北、南将补南’,边将或久任本土,或迁调后本土依旧有族人子嗣任将留守。”

“好比当年镇守辽东的李成梁,他就是辽东本土检拔升转,两度镇守辽东长达三十余年,中间罢官之后,也是由其子嗣接任辽东总兵一职,边军将门大多如此,植根于本土,兴贩殖利、招募家丁,经过一两代发展积累,将门自然是兴盛壮大了。”

林长石这时在凳子上坐直了身体,他知道林父要告诉他的这次谈话的最终目的就要来到林海平看着林长石的神色点了点头。

“之前也说了,朝廷倚重将门,是无奈之举,既然是无奈之举,自然就有不少的问题。

将门把持高位,父死子替、兄死弟继。

寒门将官基本没有出头之日,只能依附于将门,而父子兄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少,多的是一代不如一代的。

就拿我林家为例吧。你这一代兄弟也不少,只出了三五人能够统兵的其他人只是一些混吃等死的废物。

固然有马尼拉我林家子弟死伤过多的原因,但何尝不是。富贵的生活泡软了这些子弟的根骨。

将门衰,便是军势衰,大明国初之时能北逐漠北,至明中期之后,却是步步退缩,困守于长城之中。

与将门一代不如一代,而寒门良将又出不了头有很不少关系。”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至理名言。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有谁呢?

就比如我来说,我还不是把权利交给了你们兄弟,让我把权力交给那些有才能但不是我们林家的人,谈何容易。”

林长石点点头,林海平自己就出自将门,却如此评价将门,可见其对将门意见之大。

林海平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将门之中全以家丁多寡而成势,家丁多则将门兴、家丁少则将门衰。

故而作战之时常常为保存家丁而梭巡不前、抗命不遵。

甚至各自为战、临阵脱逃。

大明各军,千人之内的战斗连东虏都时常吃亏。

可一旦要打起上万人的大仗,各家都怕把自己的家底拼光了,谁敢奋勇向前?所以面对东虏才会屡战屡败!

而且将门植根于本土,又有家丁为依托,自成体系,导致朝廷既无法插手,也没法对将门子弟重惩,军法便渐渐不可行。

比如天启元年,杜文焕镇守延绥,朝廷诏其集兵援辽。

杜文焕有意遣兵出河套,捣巢以致寇,引来河套诸部的报复,寇掠延绥、屠戮边关百姓,朝廷集延绥边军援辽的计划也就此搁置。

但杜文焕不过是解职待勘而已,不久后又重新起用。”

“这件事情的发生更让各个边帅看紧了自己的家丁。

因为这些家丁就是他们的根基,更舍不得让他们在战场上搏命,因为家丁训练的非常困难。

所以更造成了这些军将在战场上不敢拼命和明初时我大明军队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这些之外,将门自成体系,朝廷强势之时,还能有所控制,可一旦朝廷弱势,将门就往往会不听朝廷调遣、督抚节制。

其实现在大明的局势已经类似于安史之乱的唐朝藩镇割据的情况了。

个个将门也是跟当时的藩镇节度使一样。父辈退下,有子弟接任,只不过大明比唐时的那些武将多了一些上下尊卑和与国同休的优待,

所以这些大明的武将都是忠于朝廷的。朝廷也能指挥动这些武将的家丁。”

“曾有人言:将门长期镇守边陲,视之犹闾里故旧。

与塞外部落马蹄络绎,声息时通,厚利甘言,往来不绝,兴贩殖利,其物力则猗顿、陶朱也。

其苍头、义儿皆拖曳金紫、布列偏裨,而足以贫人、妇人、生人、杀人者也。

又所与誓矢刭颈、结欢投好者,故其家丁健儿,文吏自顾不如远甚,以至于督抚有为大帅驱使者。”

“远如李成梁,辽东几乎成了李家的一言堂,所谓辽东巡抚,不过是替李家代写奏疏的书吏而已。

大明外不能御东虏,内不能安地方,空有百万大军而不能用,与这将门家丁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父亲说的没错,大明的将门家丁体系,确实有很多的缺点,但是这是朝廷以最少的银子养军的一种方法,也是无奈之举!”林长石连忙当好一个捧哏的角色,虽然他心里不是这样想的。

林海平微笑的评价道:“你别在这里糊弄我,我早知道你的想法是什么。

大明的将门家丁体系,是为了应对蒙古部落、辽东部落和西南诸蛮而应运而生的。

究其根本,不过是一种适应于小规模的部落来大明骚扰的模式而已。

他对付小规模、零散的部落蛮夷,靠将门家丁是绰绰有余了。

而且这些精锐家丁战斗力强,适于长途奔袭,对于来侵犯的各种小部落往往能够做到聚而歼之。”

“但与蒙古部落和那些单独来抢掠的小部落打仗的方法用于对抗接手了李家骑兵训练方法和聚集起大军的后金的女真部落。

将门家丁去跟东虏打会战,如何能打得赢?”

林海平冷笑着看面色紧张的儿子说:“要进行一场主力会战,就需要大规模的、上下一体的野战军团。

而不是一支支拼凑起来的家丁部队,他们根本没有拼死作战的决心。

本来家丁制是一种强干弱枝的手段。

因为当时在宣宗时,朝廷的经营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大明的京营本该承担这个与敌大军野战的任务。

但如今的京营嘛,怕是连普通的乱匪盗寇都能打得他们抱头鼠窜了。”

林长石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来,点头赞同道:“父亲,所言不错,京营是京中勋贵的聚宝盆,纸面上二十余万大军,实际上大多是吃空饷的。

勋贵的子弟奴仆、富商豪族的家眷在京营里挂个名,连点卯都不必去,坐在家里拿饷便是。

平日里若有操演阅兵什么的,便花钱雇些京中的青皮流氓去应付,或者干脆买通五城兵马司和刑部,将牢里的犯人充入京营。”

“即便尚有能战的兵卒,大多也成了勋贵的私兵,或者干脆变成勋贵的奴仆杂役,京营的武备和战马,也时常被‘借’走,但却从来没见还过。

二十余万京营兵,堪战的不过几万余人,这些人用于保卫京城的安全,根本无法派出来作战。”

“勋贵是信的过但是他们没有指挥军队的能力。文官不可信,而且他们在战场上往往是纸上谈兵,经常犯一些错误。

而且他们是需要用士兵的生命来锻炼指挥能力的,根本无法与那些家传的将门香抗衡。辽东惨败就是文官乱指挥的结果。

天子便以太监督京营,如今督管京营的这太监还不如勋贵和文官,好歹那些人还知道。你后上安抚军心,同时强调纪律,加强训练,而那些文官什么都不懂就知道搂钱。

营务尽领于中官,廪给优渥,挟势而骄,多夺人俘获以为功,轻折辱诸将士,将士益解体。”

林长石这时看着悲愤的父亲连忙宽解到说道:“其实京营衰落,倒也不是什么令人惊诧的事情。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朝代,中军一般一两代便会衰落崩坏最后都是靠着边军打仗。

故宋时金国数十骑探马出现在黄河北岸,坐拥黄河天险的数万都门禁军便一哄而散。

宋高宗立南宋,也是靠着作为边军的西军将佐来稳定局势的。

大明如今这副模样,倒也不是什么奇事,如今东虏八旗凶暴无敌,但几代之后还能不能有今日的辉煌战力,恐怕也说不定。”

林海平笑着表示赞同,林长石看到得到父亲的肯定继续说道:“除了军卒之外,还有将领的问题,中军在天子眼皮底下,将帅一般都是直接由勋贵子弟担任,古来虎父虎子的少、虎父犬子的多。

这些将领既缺乏战阵经验,又不像父辈一般从底层做起,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统兵指挥的经验,到最后其实都是靠天赋带兵。

可这世上能有卫霍那般天赋的,百年难遇,一代不如一代才是正常的,中军,自然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林长石讲到这里的时候,突然间眯了眯眼,似乎感觉到了些什么,有些好奇的问道:“父亲,今日留孩儿在此深谈,难道是有什么法子解决这些问题?”

“终于反应过来了,我为什么为问你孩儿兵的事情,因为你所说的这些缺点已经被你弟弟长旭训练的那些孩儿兵完全解决了。”

“对于军队承平日久、缺乏战阵经验的问题,其实是你解决的。

你指挥着那些预备家丁和长旭训练的孩儿兵进行模拟对战,实际上就可以锻炼他们在承平时期没有战争的战斗力下降的问题。”

“再有长旭训练孩儿兵的那些方法。其实是一套完整的训练部队基层军官的方法。

而且长旭开始训练的那些部队由于他们的身体比较弱,所以所以并没有按照家丁的训练方法训练他们。

而是采取利用火铳和长矛组成军阵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

实际上这是以堂堂之兵的黄黄之阵的对战方法,是大兵团作战的方式。而我们的家丁是小股部队精锐作战。

实际上林夕训练出来的那些军队战斗力单个儿比起来要比家丁弱很多。但是组成军阵只要超过千人,那些家丁绝对不是列成军阵的孩儿兵的对手。

这些不是你已经实验出来了吗?还向我推荐了这种训练方法。”

“后来我到粮城之后仔细的观察一下林长旭的训练方法。然后便把他踢出去,利用他的方法开始训练林家的基层军官。

并仿效蒙学设一所军校,专门培养咱们的军官,就是为咱们培养军官的学堂,因为我无法判断这个学堂的好坏所以我暂定的军校课程都比较简单,主要是总旗、小旗之类的基层军官所需的技能,课时也较短,三到五个月可以结课。

通过这段时间发现这个方法非常好。即使他们无法变成很优良的统帅但是他们的基层水平几乎能达到一定的水准。

所以我这次回去想把那个学堂扩大培养一些中层将领,至于高层将领,那只能通过实战来筛选训练是很困难的。”

“我之所以会跟你说这些,是让你以那些从孩儿兵出来的将领来率领西贡这里的部队。

他们都是有一定水平的,而且他们都是我林家的子弟或者是与我林家有很多关联的家丁军户的子弟。

我们给了他一条富贵之路,他们对我们的忠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时林长石突然问了林父一个问题:“既然长旭的这种方法非常好,那你为什么要把他踢出去呢?”

林海平看了看自己的长子说的道:“如果长旭是嫡子或者是像你一样是长子,那我绝对不会把他踢出去,而且还会培养他的势力,准备为让他为我林家做贡献。

但是他既是庶子又是最小的一个孩子,所以就不能让他手中掌握着太多的实力,至少在他成亲之前是绝对不能让他掌握太大的力量了。

为什么14岁以下的儿童被称为萌童,因为他们心思还不坚定,思想比较简单,就比如这么说吧。

有那么一句古话叫身怀利刃杀心自起。长旭这小子手里如果掌握着很大的力量。

那他可以把手中的力量当做一把锤子,看的谁都像钉子,都想砸两下。

如果一锤子解决不了问题,在林长旭的心中一定是锤子不够重,使的力量太小。

他一定会把锤子做大在狠狠的再砸下去。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不能让他养成这种习惯。”

林长石说道:“其实你把他调走也没有多大用。我在广州时我就听长波抱怨,长旭经常就绕过他,调遣那些孩儿兵们为他办事。而且如果两个人的命令发生矛盾,那些孩儿兵会执行长旭的命令,而不会理睬长波。”

“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才把他从广州重新调回到粮城去,让他在粮城好好待着。”

林长石这时对林海平说道:“父亲,你到底在害怕什么?像长旭这样的你应该把他带到身边,对他进行言传身教以防他走歪路。”

林海平长叹一声对自己的长子说道:“如果他是在林家长大的,我一定会这么办。

但是他不是,他从小跟着他那个被称为疯道人的师傅,不知道学了一些什么本事。

陈先生在临死之前给我留了一封信,让我一定要注意林长旭的行动,防止他做出一些大事。”

林长石这时有些震惊,他知道林夕把陈先生当做老师,甚至可以当做父亲一样敬仰。没想到陈先生会留下一封信提醒林父,林夕会办出一些大事。

林海平看了看林长石说道:“石头,你弟弟小太阳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而是很多,不过能成事的人不多,坏事的人倒有一大把。

最显著的就是隋炀帝杨广,我之所以把它放到粮城并且把林月华也放到他的身边,就是为了培养他和林家之间的感情。

你有没有发现长旭这个人非常理智?想激怒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动他身边亲近的人。

这也是林夕的一个弱点,而且小太阳暴怒之下,我都不敢保证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而且你们这些哥哥和他的岁数相差太大,很难让他产生亲情。

只有林月华那个小丫头由于被我和你母亲惯的天真烂漫,反而很容易和长旭产生亲情。

而且长旭有一个你们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他很善于搂钱。

自从长旭回到林家之后,林家算彻底解决了财政问题。”

这时林长石仿佛想到了什么嘿嘿的笑道:“这小子简直是财神附体,到哪里他都能找出钱来。”

这时林海平对林长石说道:“他不但能找出钱来,这小子还有一个很大的计划。恐怕他是想让林家重现辽东李家的风光,甚至连地盘都选好了,就是吕宋。

至于咱们现在这里待的西贡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备选而已。

如果那边拿不下来,我估计等林夕成年之后他会想办法跑到西贡了,把水真腊这块儿地盘儿拿下。暹罗甚至安南恐怕都是他的目标之一。”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