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转过一排房子,看见前面不远就是仓库,那里防守十分森严,外人等闲不得进。
这大院的院角四角都修了小型箭楼,由孩儿兵轮班在上瞭望着。驻守的孩儿兵只认出库单和进入库房的凭证。他们手持燧发火铳在箭楼上驻守,门口有两名手持钢刀的士兵,在检查来往人员的证件。
出入库房的大车进去出来的时候也受到他们严格的检查,一望可知是要紧地方。
林夕远远瞭了几眼,见孩儿兵守备如常也就不打算去看。
这座库房放的是成品,仓库放的是成品,里面除了造船用的铁件,大部分都是兵器,所以才会如此严格的看过来。
林长申刚接手这些事物时,看了库房后颇有些意外,也还好是原本就有就是军户的子弟。虽然看到如此多的军械和铠甲有些不安,但好歹这些都是林家的家底。
只是铁作到林长申的手里之后看管愈加严格的开始是由心腹家丁进行驻守,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些心腹家丁驻守的时间长了,也有些漫不经心。
粮城开发盐厂之后,林长申就把孩儿兵调过来看守库房。因为这些孩儿兵,人年纪小心思少能够严格的执行纪律和条例。
而且林父接手孩儿兵以后,他们经常就是训练完成实习一年后就会调防到别处,所以也无别人也无法对他们进行渗透。
库房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三四倍的样子,连上原料库占了整个右卫堡将近1/3的面积。
大明的炼铁高炉,一般是一丈七到一丈八高,有的大炉高过两丈,日出铁四千斤,小炉日出铁两千斤。
一个炉建立起来千辛万苦,细节上要处处小心,稍有不慎,前功尽弃,此前花的几千两银子的本钱就打了水漂。
而高炉外表由青砖堆砌而成,青砖内部是盐泥。再往里是由掺了煤粉,铁粉和盐的夯土砖组成,这是从汉代沿用到大明的耐火砖粘建的永久高炉。
在此时的大明的高炉采用椭圆形的截面,在扁的两侧鼓动风箱,使得风力能够吹到高炉的中心。要想连续生产提高产量,就需要想办法让这堆烧容物自己流出来,这需要更高的温度将铁融化,同时要解决大量矿渣堵住炉膛的问题。
古代中国完美的解决了融化的铁水从底部流出,将石灰石作为助溶剂投入高炉,它与炉渣反应后形成熔点较低的硅酸钙,飘在铁水上层很容易分离。
没有大块烧容物,堵住炉膛了,生产就可以连续进行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温度,这也是古代中国冶铁技术领先的原因。
大明的高炉能达到更大的容积,下部向外倾斜一是增加地基提供稳固的强度。也可以增加高炉内部的容积,增加火气和炉料的接触,提高高炉内铁矿石的还原反应效率,有利于炉料下落,高炉耐火砖坚固耐久,保温好,炉温可以达到1300度,铁水可以流出,实现了连续生产。
但是出现在林夕面前的却有四座高炉。
这时王铁锤从他身边走过来,指着正在施工的一座高炉说道:“这就是我爹改良的炉子,等烟筒砌起来之后,这座炉子就可以点火开工了。”
通过王铁锤的介绍,林夕这才知道此时高炉的铸造方法。
开始先在地上挖一个基坑。
然后再在基础坑的前面夯住出一片平地,这是用来出铁水的地方。再在上面三尺后的基础上面有各种沟槽,用来出料渣和铁水。
夯筑这些地方的泥土都要掺杂盐水和石灰。
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夯筑炉体,筑炉体要十分的小心,要一寸一寸的向上夯筑。
这是建造高炉最重要的是时候,因为住的炉体不但要结实,而且不能有一丝裂缝。
如果但凡有一丝丝裂缝,那这个主体就算报废了,要重新拆回进行夯筑。
待炉体夯筑完毕之后堵住出料口,用海水灌满。三日之后不见任何渗漏和湿润的情况再打开出料口将海水放出,此时高炉主体才算修建完毕。
接下来就是用青砖将炉体包裹起来里面在铺上耐火砖,等待它们干透之后便可以进行烧炉了。
此时只用木材进行烧烤,目的是为了将炉体彻底烤干,等待烧炉一月之后才能够正式开始练铁。
林夕的岳父王天雷对高炉的改造没有什么复杂的,他只是给炉体加了一个烟筒和把高炉的进料口用一个大铁盖盖住。
现在这个高炉的炉体已经筑造完毕,人们正在拿青砖修砌那个高耸的烟囱。
据王铁锤介绍这个烟囱要比高炉高四倍。而且这个炉子并不是直接用来炼铁的,而是把其他高炉炼出的生铁放到炉子之内然后通过人们用柳木棒进行搅拌。
林夕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便随后说出了一段话:“凡铁炉以盐做造,和泥砌成,其炉多傍山为之,或用巨木匡围,塑造盐泥,穷月之力不容造次,盐泥有隙,尽弃全功。凡铁一炉载二千斤,或用木柴,或用煤炭,或用木炭,南北各从其便。扇炉风扇必用四人,六人带拽,土化成铁之后,从腰孔流出,炉孔先用泥塞。每旦昼六时,一时出铁一陀。既出,既叉泥塞,鼓风再熔。”
却没有料到旁边的王铁锤听完这段话后冲他笑了一下,然后问了林夕一个问题:“你知道铁炉所用的盐是什么盐吗?”
林夕没有细想,只是本能的回答道:“不就是咱们吃的盐吗?”
听到此话王铁锤顿时捂着肚子笑的花枝招展,林夕看着王铁锤这欢快的模样也没有打断她,只是等着她停下笑声之后。
王铁锤显然对这个自己眼中这个能力很大,知识十分丰富,仿佛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的夫君出丑还是十分乐意见到的。
通过夫君闹的这个笑话让他知道,他的夫君是个人而不是神。
林夕虽然被笑的莫名其妙,但他知道自己一定是说错了。
过王铁锤的讲解,林夕这才明白原来盐泥高炉中用的盐并不是吃的盐,而是提炼食盐的一种副产品盐卤。就是点豆腐的那种东西。
林夕这时才明白为什么此时大明的三大冶炼铁中心分别是在山西,徐州苏州地区还有佛山了。
三地的代表分别是晋铁,苏钢和闽钢了。因为这三个地方都有盐池。
山西有自古来就有盐池,所以那里的一定有这种卤水便于筑炉。不过山西被产量丰富的煤炭给坑了,他们直接用煤炭炼铁,所以山西的晋铁出产非常脆,只适合做农具和日常应用。
作为当时价格较高的军械反而应用的很少,就是因为其他两地都是用木炭,而他们用的煤炭。
至于佛山这里本来就靠海,所以卤水一定不会缺的,而且还很便宜。
至于徐州和苏州那里仅靠着两淮盐场卤水这种副产品他们一定也不会缺少。
因为如果距离过长,那么卤水这种东西运输就会变得非常昂贵。再加上铁矿石和木炭的消耗,根本就竞争不过这三大铁场。
这也为什么是湖广地区虽然盛产铁矿石,但他们却不是传统的冶炼钢铁之地。因为他们距离产盐地太远了所以直到清末人们才在湖广建立了汉阳钢铁厂。
其实炼铁也没有什么神秘,那就是看炉内的温度有多高。
高炉的温度超过800度可以烧出陶器;超过1000度就可以制造青铜器;1200度以上就能烧制陶瓷和炼制生铁了。
所以现在大明的高炉的温度大概比1200度稍微高一点,达不到1600度。因为如何直接达到1600度就可以炼制熟铁了。所以如何提高炼铁炉的温度,成为衡量这个时代科技水平的标尺。
当他听完王铁锤讲出这个新高炉的大致结构之后,便对自己的这个岳父佩服的。十分佩服他这个炉子的结构已经十分接近100年以后出现的原始的平炉了。
它首先改变了用人力装填铁料的方法,而是用坩埚接入铁水之后,用铁夹子将它们一个一个的放到炉中。
然后他的点火的使用的是煤炭,从炉子的底部填入然后点燃煤炭并不和这些铁水直接接触。
是通过一个管道和这个放置坩埚的地方相连接。在搅拌炉上面加盖子,减少顶部开口热气上升造成的热损失。尤其巧妙的是这个盖子是成一个圆弧的形状。可以把炉子中的热量再又反射回来。
只是这一个不起眼的改造便可以不浪费任何燃料,就提高炉中的温度。尤其令林夕感到惊叹的是,林夕岳父设计的这个炼铁的炉子,居然有两个炉膛分别燃烧。
通过林夕的估计这个炉子应该能达到1600度左右,这样就可以直接大批量炼制出廉价熟铁。而且还能控制规模,其实这就是在大明的搅拌炉的基础上又向前走了一小步,但是这只是半步。如果再向前走半步的话,那平炉就可以直接炼钢了。
剩下的两部其实很简单,第一就是把燃料改变成焦炭。第二步就是加强炉子的密封,把小坩埚换成一个大的炼铁炉就完成了。
但操作方法和现在差不多。就是把铁水放入炉子之中,然后进行搅拌,随着搅拌进行铁水越来越稠,直至结块,然后加大炉火进行的炼钢。
平炉炼钢法的除了加反射盖外最重要的两点一是采用燃气。二是将燃气和空气预先加热,火焰的实质就是燃气在燃烧。
焦炭先被氧化,放出了一氧化碳。更加直接用耐火砖将空气预热到1000多度左右然后随着被加热的空气和一氧化碳气体一起进入平炉使炉膛温度达到1800度以上这样就可以直接冶炼出大量的钢铁。
当然如果要是到达这样的情况,需要高效的鼓风设备。林夕转到了炉子旁边,看到了两个大箱子,分别在高炉的两侧。箱子的两侧各有六个人在拉动木板,拼命的向里面古风,每一个每队人只拉40下,然后就换人。
林夕看着叹了一口气,自己想直接改造出平炉。炼钢的想法就此破灭了。因为这种大木箱鼓风机虽然是在这个时代是最先进的,但还达不到林夕的要求。
炼铁的鼓风设备最早就是一个牛皮套子后面。有一块木板有人推拉着进行鼓风,这个东西古代称之为坨,形容古风时的响声。人力推拉叫人牌,用马就叫马牌。
东汉出现了水排是最早的自动鼓风机械。宋代出现了更大的木扇,它利用了杠杆原理,受力点在中间部位起到费力杠杆作用,每次往复运动能拉出更大容积和风量。
这种外力推动封闭容器属于容积型,它是单向的往一个方向按压才有风。
不过当时人给了它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一个不连贯就给他设置两个单向鼓风皮囊,往往设置成两个获得连续的气流。
其实木扇就是由几个楔形的皮囊连一起组成的。通过人力或者水力的转动两个皮囊连续的向高炉里面鼓风。
双动式活塞风箱出现于唐宋,兴盛于明。它巧妙的设置自动开启的活门在往复运动中风门分别关闭来回都可以补足风压,很高效率翻倍。
风箱能做的很大,用作炼铁,也可以做的很小巧,用在千家万户的灶台。
林夕看着旁边休息的负责鼓风的工人便走过去,看见一个是头领的,便问他们:“累不累?吃的怎么样?还有每月能给多少银钱?”
那些人被林夕问的愣住了没有一个人回答林夕的问话。并且还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林夕,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这时旁边的大师傅王吉过去说:“这是咱们的少东家,问你什么你们就说什么。没有必要害怕,少东家的人很和善的。”
这时人群中走出了一个面带憨厚,四肢粗壮,就像一个水缸的人。
他先冲林夕施礼失利,然后才答道:“俺姓蔡,叫蔡旭,家里行六人们都称我为蔡六子。
平时也负责着炉子。现在我是负责这些带领这些人扇炉子,有时也巡炉,人手不足的时候运矿石,反正都是力气活,俺都是粮城本地人不怕出力气。”
“平时看炉子都需要多少人呢?”
“这个不一定看要练多少铁,如果要是炼铁多的话就需要200多人。如果只是需要一些小铁件儿的话,有个100来人,甚至几十人也够用。”
蔡旭就是扇炉子,看火,矿石的打杂人员,不过他也对这炼铁炉子上的事情了解的相当多,比如说他现在负责的扇风工作。
六个人拉着风箱,其中只有他一个人是原来炼铁炉上的,其余五个人都是那些等待去西贡的移民帮忙的。
扇风的工作,只要是高炉不停火昼夜不停,光是扇风的就得十人一班。每班工作两个时辰,大概需要3班人轮流的替换。
另外需要大量的人手,然后木炭和矿石需要人取。运送矿石也是重体力活。
所以这里的粮食供应和油料和复式都供应的相当充足,每天的重体劳动都把这些炼铁的工人锻炼的身体结实,标肥体壮。
这炼铁出如练出来的铁水只是生铁,还要和熟铁一起进行锻打才能够变成人们经常使用的钢材。
大师傅王吉也在旁边给林夕解释着铁的价格。
各地铁的价格不一,在产地和地区的售价也是不同。
闽铁在产地只有几分银子一斤。到南方就得值五分以上,在九边地方上好闽铁一斤就得一钱纹银上。万斤闽铁百斤银,这个价格已经很昂贵,利润也是极高了。
这是在休息的前往西贡的移民当中有一个敞着怀,露着护胸毛,满脸横肉的汉子站起来。
他先向林夕施礼,然后问道:“少东家,我,我想问一问,主家说的到西贡屯田之后,只要干满五年就可以分给我们每人100亩地的事情是真的吗?”
林夕冲来人微微一笑,说:“假的。如果你干满五年,那些地就成你的了,那么我们家还费那么大力气把你们弄到那里去开荒,图什么?”
那些帮忙的人听到林夕的回答,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林夕仿佛没有看到他们失望的表情的样子,不过林夕话风一转继续说道。
“但也不能说完全是假的。这些开垦出来的田地肯定是我们林家的,但是田皮可以给你们永佃权。只要你们种满五年,只要你不提出退租,那么这块地的田皮的使用权就永远是你们和你们子孙的。”
地下的人听到此言之后,脸上纷纷露出了狂喜的表情。因为此时的大明田地是分为田骨和田皮的。
田骨就相当于所有权,田皮就是使用权。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田骨是属于谁他们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使用权。只要田皮在手,那他就可以永远的耕种下去。
“那么东家每亩地收多少租子呢?”
林夕这时站起来冲着他们说道:“每亩一斗,而且不增加任何杂费。剩下的粮食林家要想要是用钱买的。而且连林家不需要你们服摇役所需要你们办的事情,林家都出工钱。
就像这次你们过来帮着扇风,林家也是给你们工钱的。
到了西贡需要修田,修水渠,修路,甚至筑城。林家都是给你们钱的。
而且林家还会给你们产出的粮食一个保护价格就是不论当地的连粮价高或低,人家都会以这个价格向你们收购的。”
林夕的一番话让底下这些人兴高采烈。林夕这时用一种神秘的口气对这些人说道:“我还可以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你们可不要外传呢,否则你们吃了亏可别怪我。”
那些移民用十分好奇的神色看着林夕。
林夕对他们说:“你看看你们左右发现什么没有?”
那些人左右看看,发现对方这些人的脸色都非常好,其中有一个比较忠厚老实面相的人冲林夕施礼说:“都是东家优待我们给我们的饭食油水充足,而且还管饱,我们这些人的身体都好了不少。”
林夕这时说:“给你们提供饭食是我们该做的,你们毕竟干了活儿,我们还不让你们吃饱,那不是丧良心吗?我说的不是这些。算了,我不给你们打哑谜了。你发没发现你们这些移民大多数都是男的?”
地下的人都让林夕说的糊涂了,但是有几个人好像反应过来,眼神中闪烁着什么。
“我是告诉你们好好干活儿,多挣点儿银子。你们到西贡那边是女人很少的,想娶老婆非常不容易。
你在这里挣些钱粮城外面有一些疍民的村落,他们有不少女儿,正是可以嫁人的年龄了。
你们拿着银钱去求娶他们应该是很容易的。可是如果你们到了西贡以后再想娶老婆可不是这么容易了。
但是适龄的女人毕竟有数,如果你们流传出去,娶不到老婆可别怪我。”
林夕说完这些话便带着随从离开了这里,而那些留下来的人顿时发出了议论之声,而且他们干活儿的性趣好像更高了。
看完高炉下一个参观就是看打制铁器的地方了。
几人来到工坊之内,只见房中的大师傅都光着膀子带着一个皮围裙。
一个老师傅带着一个学徒用铁锤在铁毡上叮叮当当的打着着铁件,铁锤的敲击火花四溅。
红烧铁条被进入冷水淬火,顿时水花四溅白雾缭绕。大师傅正在进行的这道工艺叫做淬火。
早在战国就出现用水淬火,后来又发展为油脂尿液和盐水等各种战火方法。甚至发明了油脂,海水和尿液的复式淬火。
战火是钢铁热处理工艺的开始。后来发展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四大热处理工艺逐渐成熟,俗称四把火。
退火是将工件适当加热后缓慢冷却,改善缺陷和应力方便加工也为淬火做准备;正火是在空气中冷却比退火稍快,组织更细腻,用于改善加工性能;淬火是将热工件快速冷却,钢剑会变硬变脆;将淬火后的钢件再加热保温后再冷却,叫做回火,以降低脆性,一般和淬火结合使用。
国人在高炉中冶炼铁矿流出的铁水是含碳量高的生铁也叫铸铁。控制碳的含量很关键,少了是熟铁,多了是生铁,只有含量适中才是坚韧好用的钢。
铸铁很坚硬却很脆,一敲就碎,没法煅打。熟铁在炭火里烧热后反复折叠锻打,渗入碳元素,去除杂质,最后得到致密均匀的缸,再用淬火工艺提高刀刃的硬度,这就是百炼钢技术。
到了汉代升级了人们发明大规模生产熟铁的方法,这就是炒钢法,将生铁水引入池子,工匠像炒菜一样反复搅拌,同时撒入氧化铁精矿粉,人们用木棒搅拌相当于加碳控制好了可以炒出钢来,多数情况下碳脱的过多成为熟铁,再用百炼钢法打造成兵器,熟铁可以量产了。
汉朝开始大规模装备铠甲,成为碾压游牧民族的高科技,相比匈奴农耕民族的士兵并不强壮,但铠甲可以让士兵放弃防守,全力进攻,横的怕不要命的,所以汉军战力强大,有一汉敌五胡的说法。
当时有刀剑不犯法,私藏铠甲可是重罪,环首刀成为制式武器,他经过反复锻打和淬火,刀刃锋利,刀背厚重,杀气凌厉,兼具实用和美学,是当时最好的格斗兵器。
当时士兵用的小盾牌防御称之为钩镶,用环首刀冲杀,他们在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带领下击退匈奴,封狼居胥,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那个时代最霸气的声音。
汉武帝为了打仗搞钱,采用桑弘羊的主义,实行盐铁专卖,在田赋税收入以外开辟了新的财源。
汉代冶铁业以国家为支撑,不断探索研发,技术水平遥遥领先,将汉军打造成当时罕见的钢铁雄狮。
别看汉使在西域各种嚣张,搞得跟后面随时跟着10万大军一样。
看着史书写的汉军气壮山河,几乎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但其实汉朝在整个西域的驻军少的可怜。
比如汉朝当年第一任西域都护府的大都在征服车迟后,留守住间只有20个人,加上一个军官满打满算也才21个人。
当年轮台校尉的时候驻守在金浦城,他手下也才不过300军士,而且这些都算多的。
很多时候啊大汉在西域一些城镇的驻军少的只有几个人,多的呢也才十几个人,那都是常态。但凡有个几百人的,那都算要塞级别了。
可就这么点儿兵力,西域都护府,在最巅峰的时候居然同时统治了50个属国。
而且其中不乏有这10万常备军的大国,你就想想当时的汉朝有多强。
关键这些被派往西域的军队大多还都不是正规军,而是刑徒军,就是那种从监狱里放出来赎罪的人,要么就是一些街上抓来的该溜子,与其让你祸害相连,不如扔到西域去保家卫国。
可就算这样的兵源素质,照样能几百个人在西域各国之间横扫灭国,可见当时汉人有多勇猛。大汉的尚武之风之胜。
当然汉军能在西域横着走,一方面是自身实力强悍。另外一方面呢是因为汉朝的综合国力确实牛逼就民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啊,绝对不是一句口号。
两汉期间但凡不把这句话当回事儿的区域主管,那基本上国王脑袋都得被挂在城墙上。
所以才造就了汉朝使者的嚣张,动不动几十个人就把人国王给砍了,要么就是十来个人直接把人整个王室给灭了。
完事儿西域各国还只能接受现实屁都不敢放一个,就生怕把大汉惹毛了搞大汉有得派几万,十几万大军不远万里来灭国。
当然大汉能统治西域这么长时间,也不完全是因为西域诸国只畏惧大汉的权威,实际上大汉也为西域带去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啊,帮助西域诸国发展。
这个的院子,四周前后左右加起来已经有五六亩地,原本有百多间屋子,现在全部连成了一个整体。
往内里一直走,还有几十间屋子,那里却是匠户们临时休息的地方了。
由于这里的人都赤裸着身体,林夕带着女眷多有不便,只看了一圈儿就离开了,其中令林夕印象最深的就是绣花针的制作方法。
金属绣花针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在现代的时候,综合运用了炼钢、锻造、抽制等多道工序。
但是在大明的时候根本没有钢材让他们使用。匠人们必须使用熟铁反复锤打压制,使其拥有足够的韧性与耐用度。
然后用火抽法将细长的针体抽制出来,反复烧灼淬火使针身结实有力。
最关键的还要在针的一端打一个小小的圆环眼,这对匠人的技艺要求极高。
大明的匠人并没有太多现代化的设备,他们只能依靠手头简单的工具,通过巧妙的方法打造出细小的针眼。
其实绣花针上的针眼儿并不是用向林夕想象的那样,与在后世一样在整体制作完成之后再冲压出来的。
此时大明的工匠先把绣花针断造成一个细长的小铁条。然后将针放在火炉上加热,等金属软化后,用一双铁制镊子缓缓夹住针的一端,慢慢向内折叠,反复调整角度,直至折叠处形成一个小圆环。
这小圆环就是针眼,这种方法既简单又高效,但是要求极高的把握力与耐心。匠人必须在金属红热时抓住最佳时机折叠,否则很容易使针体断裂或折叠不匀。
他们经年累月地练就了一双灵巧稳定的手,精准而迅速地完成折叠。利用金属材料特性,不需要复杂的机械操作就可以打出小巧均匀的针眼。
这样制作出来的金属绣花针,针眼小而规整,然后就简单了。
在炉火中反复灼烧,将前面的两的小铁条打制成一体,这样一颗小小的绣花针就完成了。
然后再进行回火,在淬火这样一根针就完成了。怪不得此时的绣花针如此贵,真不是一般人能够造出来的,能打制出绣花针的工匠都必须是大师傅。
参观完打制铁器的地方,王吉带着林夕来到了。议事厅。
这时议事厅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其他两位掌柜的都干自己的事情去了。王吉从旁边的墙上摘下了一只火铳。
王吉负责的就是各式兵器,他拿过来交给林夕的这个火种就是现在铁作的主要产品。
这根火铳就是他精心打制出来,做工十分精湛,看到林夕接了过去。
王吉献宝式的口中念念有词,介绍道:“这铳重六斤,长五尺,由铳管,铳床,弯形枪托,龙头,扳机,火门,机轨,前口,后门,照门,准星组成。”
林夕举起手中的火铳,轻轻扣动扳机,感觉龙头一落,然后听到钢片的咔嗒声,枪机落后又复弹起,机械弹性做的十分不错。
“这铳精度远比鸟铳要高的多,威力也远在鸟铳之上,只是打造十分困难,大小管相套,钻管也难,钻头要好,还要聚精会神,稍有不慎就全功尽弃……”王吉在一旁向林夕吹嘘。
其实林夕最手里的这个火铳十分的了解,因为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他设计的。这个火铳最难造的就是铳管。
铳管是来自鲁密铳,而其他的部件就是来自林夕设计的那把小火铳。
只不过这把枪不是后装的,是前装的。因为后装枪有一个密封不严和射击距离短的缺陷,一时之间也解决不了,所以就做出了这把前装燧发枪。
鲁密铳的技艺传自土耳其,逆天神匠赵士桢在京城研发成功,早前明军还少量装配过,后来压根就没有人用了。
主要原因还是太贵,制造又费时,京师火器局的那些工匠造个鸟铳都一多半不能用,更不要说这工艺要求更高的鲁密铳了。
鲁蜜铳实际上是个舶来品。鲁密指的就是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当元朝在东方被大明取代之后,蒙古处于中亚以及中东的四大汗国也逐渐的分崩离析。
那些被推翻的前汗国的高层纷纷为了躲避当地的部族对他们的屠杀,纷纷东返。有一部分人便带着这些火器来到了大明。
大明接受接纳了他们,也吸收了他们带来的火器知识,才有了这只鲁密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