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于是利用这种共振现象来确定时序,修正历法。十二律吕和十二地支有一一对应关系,也和十二月份有对应。
中国农历的十二个月与十二律的对应关系:黄钟(十一月)→大吕(十二月)→太簇(一月)→夹钟(二月)→姑洗(三月)→仲吕(四月)→蕤宾(五月)→林钟(六月)→夷则(七月)→南吕(八月)→无射(九月)→应钟(十月)根据12律吕的规定,夏历是每年十月初为岁首。
“律吕调阳”,可以从《后汉书·律历志》和很多有关传说看到记载。用这种声音来定调,同时可以定节气。“节”来划分历。用律吕对应节气勘定出来的时间天数,与太阳历的365只差半天。
林夕手里托着这几个竹管看着下面的人。底下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这时旁边儿的林月华说举着铜盆在那里不断的长吁短叹。
林海氏说:“你只要回答上这个问题,惩罚就此取消。”
林月华当即朗生的回答道:“这东西叫律管。《千字文》律吕调阳说的就是这个东西。
汉书律历志记载在一年12个月当中,古人发现每个月都有相应的冷热二气,也就是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造成寒暑交替和不同时节的气候变化的原因。
古人为了找到其规律,并用数字表达从而丰富立法,加强其实用性。
皇帝时期负责礼乐的官员采用暇莩管飞灰候气法简称暇灰实验,在冬至那天暇灰被地气吹起所到达的高度,确定竹管的长度,取名为黄钟。
黄钟为大地中为震动之音,作为一年中的第一律。然后根据不同时节地气的不同力量以及三分损益法分别确定其余11个管的长度视为12律。
其中单数为六率为阳,双数为六女为阴,分别取名为黄钟,大吕,长度依次递减,其中包含了工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最早的12音律就此诞生。”
小丫头说完看着长嫂,林海氏冲她点了点头,林月华把铜盆放在地下,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林夕这时把竹管中最长的一个拿出来对大家说:“小月亮说的很对,但我今天不是和大家讨论音律。”说着林夕把最长的那一根儿拿出来,“这一根是第一律名为黄钟,既用于定音,又是一系列古代度量衡的来源。”
“由于上古先贤崇尚冬至节代表新开始的一阳来复,取天之阳数。
1、3、5、7、9中表达无形空间无限性的最大数,九为阳之极数,确定黄钟的长度为九寸。
再以一寸为基数,其1/10为一分,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不意义,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寻、仞、寸、扶、咫、尺、丈、跬、步、常、矢、筵、几、轨、雉、里、毫、厘“等。古代的长度单位,都以黍为准。
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
《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二黍许”,即“二分左右”。
十分为一寸。《核舟记》中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即“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可见核舟之小。
咫:八寸。成语:“咫尺天涯”,即“比喻距离虽近,像远在天边一样”。
匹:四丈。绢以四丈为一匹。《卖炭翁》有诗句:半匹红绢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半匹”即“二丈”。
仞: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愚公移山》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高万仞”形容“太行、王屋二山之高”。
舍:三十里。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shè)。成语:“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上写道: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避君三舍”。“三舍”即“九十里”。
古代长度单位1里=15引=150丈、1引=10丈、1丈=2步=10尺、1步=5尺
步和尺的换算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厘=10毫、1毫=10丝、1丝=10忽
面积采用顷、亩、角、步,1顷等于100亩,1亩等于4角,1角等于60步。
不同朝代长度不等,比如尺在商代一尺到隋唐……。”
林夕用手比划了一下,自己伸开手掌,比划自己的食指和拇指之间的长度。然后说:“大概就是这么长。可是到了我朝之后,这个长度几乎翻了一倍。
一仞周制八尺,汉制七尺,所以不同时期也不一样,一丈一般十尺,一仞一般七到八尺,咫尺是同一个单位。
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分、厘、毫。
咫,本义: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一尺等于十寸。
1、寸在小篆中的写法,“寸”字的上面是“又”,即一手,“又”下一小横为指事指出中医学上诊脉之处,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长度单位“寸”就是古人根据这一距离来确定的。“寸”在长度单位中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因此又引申出“极短”或“极小”的意思。
如“寸步难行”的“寸”,就是比喻“极短”的意思,还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里的“寸”都是短小的意思。
尺的长度最初是伸开右手,张开拇指与食指后其间的距离。
许慎则认为“尺”是在“寸”的长度基础上确定的。《说文解字?尺部》:“尺,十寸也。”一尺等于十寸。
“寻”也是古代的长度单位。《说文解字?寸部》:“度人之两倍为寻,八尺也。”
这是说“寻”相当于一个人两臂张开所示的长度,一寻等于八尺。
《说文解字?人部》:“仞,伸臂一寻。”说明仞和寻的长度是一样的。
《说文解字?十部》:“丈,十尺也,从又,持十。”其中的“又”就是“手”,手持“十”,表示十尺就是一丈。
根据古时的尺码,一个成年的男子约有一丈高,所以古人称成年男子为“丈夫”,而称那些身形高大的男子为“大丈夫”。
后来妻子称自己的男人也叫“丈夫”,其中自然有褒称之意。
比如汉子这个词原本的意义代表汉朝的男人。但是由于汉朝和匈奴人的战争,所以好汉子后来就代表英雄的含义,这也是一种词的含意上的转化。
常与寻有关,“寻味八尺,倍寻以常”,因此,常是寻的两倍的长度。正是因为寻与常有关,后来,它们就经常被用在一起,组成“寻常”,意思就是平常、普通。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中写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除此以外,毫、厘、跬、咫、里等长度单位也是古代常用的。
例如“咫尺天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
这些在使用古代长度的同时,还对它的意思进行了引申,表达了更加深远的意思。这都是因为人们在时常使用时,由实用而引申出来的。
比如成语也是由一个个小故事而引申出来代表各种意义的固定的词语。
度确立之后是体积,也就是量。
把一黄钟所容纳的井水的体积定为一龠,再去阴数二四六八十中表达有形物质有限性的最小数二为物质的起始。
确立二龠为一合,然后一合为基数,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接下来是重量,也就是权衡。
国人认为一年生的各种谷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而且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粟米就是自然之气的凝结,是上天赐予人类的。
那么一株对应的重量怎么确定呢?
是用粟米,粟米是当时主要粮食,而且粟米大小均匀,便于记重于是把粟米装满一黄钟,平均1200粒。
100粒粟米为一株,一黄钟为12株对应12个月。
两黄钟为一两,对应两仪。
从冬至到夏至,太阳靠近的外面为来,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远离的半年为往。一来一往为一年。
一两为24株,对应24节气,因此一斤的384株就是32黄钟的粟米的重量,也就是十六两。
半斤八两的说法就来源于此。
一铢等于两撮。一撮又等于两分。
古人认为谷米是大地赋予人类的收成,所以把30斤定为一钧,换算为11520株,对应天地和合万物,忠诚之数。
钧的含义是君之大成,于是重量所代表的社会含义便从个人层面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还有一年分四季,四钧定为一石,换算为120斤。由于成年人用担子所挑的重量接近一石的重量。于是在民间逐渐形成了用担代替石的习惯,把石字读作担反而变成了约定俗成。
一石意思等于120斤,对应120年,在《山海经》,《黄帝内经》等多部古籍中都记载过,远古和太古时期人类寿命可长达120年,也许不一定只是神话传说。
一两的实际重量从黄帝时期直到隋朝之前接近3000年都没有大的变化。但是从宋到我朝这段时间,这个重量标准也是几乎增加了一倍的。
这时候那个刚刚坐到自己位置上的小丫头趁着林夕讲话的间隙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十一哥,我们学的是医术,你们你给我讲度量衡到底是什么意思?再有就是这些权衡基础的数量为什么会增加呢?”
林夕看了一眼小丫头,这已经成习惯了。不过林夕没有因为小丫头的发言打断自己的讲解而产生什么脾气。
而是林夕和颜悦色的对小丫头说:“很好。听课时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说明你在思考。很好,保持这种学习态度。”
林夕先把小丫头夸奖一遍,然后才解释小丫头提出的问题。
“要知道我们学的是医术,我今天所讲的内容和医术也有关联,因为我们的药方大多数都是从《伤寒杂病论》中选取的。
而当时《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所使用的度量衡是秦汉时代规定的,同我们现在大明使用的度量衡有所区别。
也就是说他们当时的药量只有我们现在计量单位的一半儿所以在治病的时候要尤其注意。
一个药方药量的增减不是多一点少一点那么简单,而且它的药量是经过无数次治疗实验出来的最标准的药量,所以在看病开药的时候,要按照他原来的药量进行开。
如果贸然把药量放大一倍。这样有的药方无所谓,但是有的药方,药的剂量变了,它的药效和疗效也就变了,对病人是没有好处的。
所以你们在看医书中的药方是脑海里要清楚这里面的药物的剂量问题。”
林夕看着地下眼中闪着迷茫之色的几个小丫头,知道他们不理解这里面的道理,于是给她们举了熬药一个例子。
“比如是治疗伤寒的一味药方。有两种吃药方法,一种就是比较重的,可以把十味药或者三五味药分量放在一起熬煮分开服用,这样的熬出来的药物,虽然使用的药物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他们的药效就是加重,比较适用那些比较严重的患者。
而至于刚刚发病或者身体比较强壮的患者,只要只需要每副药单独的熬制,这样的药效会比较小,比较适合病情较轻的。
要知道要加大药量就会产生毒性对病人身体是有害的。所以既是同一个药方,不同的熬煮方法产生的药效是天壤之别,甚至可能从良药变成毒药。”
这是旁边坐的林海氏不由的长叹了一声。“真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林夕用这个结论结束了今天的课程。林夕收拾好东西往他的书房走去。
小丫头几个人被林海氏拦住,她们将会休息半个时辰。各自整理一下学习资料之后就要接受林海氏对他们仪容,女红的教学,这是大家小姐所必须掌握的仪态。
而且她们还要进行管理中馈的学习,这是当家娘子必修的一个内容。
因为当家主母是要掌握家里的全部财产,林夕曾经看过王铁锤记录的那些内容。林夕看了后感觉和后世学的企业管理和商科差不多,可见这年代想当个大家族嫡妻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林夕如此快速的逃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怕小丫头接着问为什么权衡会不断变大的原因。
其实这个原因林夕知道,但是不方便跟小丫头几个人讲。因为重量是收税其中的一个凭证。
它不断变大的和尺寸不断变大的原因一样。其实就是那些当官儿的想多收一些东西。
但是他们变动这些权衡不要紧,给很多东西都带来了一些麻烦。
就像是在医药中,这些重量的变化其实给中医药带来了很多麻烦,而有传承的医学世家还好。
他们知道是什么情况,可以提点自己的弟子,注意其中的变化。
而那些自学成才的中医们对,这点恐怕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才造成同样的药方治病的效果千差万别。
其中固然有草药有效期的问题,但恐怕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重量的问题才出来的。
通过这段时间林夕对立法和历史的研究。他发现自己在后世新来的很多都认为是舶来品的东西,其实都是原产于中国的。
只不过随着使用次数的变少,或者使用历法的废弃这些东西渐渐不为人知道而已。
这些出口转内销的东西,第一个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礼拜天的概念。
当时林夕接触到的说法就是创世传说,说创世者用七天工作,一天休息。所以人们才有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最后礼拜天或者叫星期日的说法。
可是经过研究,林夕发现这种说法根本就是牵强附会,后来强行给他找了一个说法解释而已,其实这种日期的真正来历是中国的七曜计时法。
七曜指的是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
七曜日计时法呢是指周期循环,其中日曜日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星期五,土曜日星期六,这是我们的七曜日计时法的用法。
到了清朝时呢,我们把七日简化为星期一,星期二。这就是为什么星期日就叫星期日不叫星期七,因为星期日是有日曜日简化而成的。
这种用法外国同样采用,例如英语中星期日即为day,星期一monday,这两个就是日和月的意思,对于星期二至星期六,欧洲人分别以北欧神话中的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和土星神来命名,也明显是学习中国七曜日计时法的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翻译不了星期八,一个是因为语言的原因,另外一个就是因为这个本来也不是他们发明的东西,是他们照葫芦画瓢来的,它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和天文知识。
至于时间每天计时的12个时辰的校准问题,其实此时的中国人已经发现了时区,但还没有像英国人一样给地球画一个12时区的范围。
但是中国人采取的另一种校准时间的方法就是一种日圭。每天中午在钟楼校准午时,然后再用刻漏和燃香计算每天12个时辰。
虽然这样,每个地区的午时都不是在一个时间点上。但是对于大明这种生活节奏很慢,而且运动速度也不十分快的农业文明来说也是足够用的。
而即使后世新中国所谓的北京时间的时间点其实也不在北京。
中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取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它并不是在北京确定的,而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和陕西蒲城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国家授时台)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才确定标准的北京时间。
而且这个时间也会时常变动的,这是怎么回事?
在地球上,一个太阳年通常是365天。这是地球绕太阳一圈所需的时间。
1582年欧洲引入格里高历时,为使得日历年与太阳年重合,一年被定义为365天。
然而,很早以前中国的天文学家发现,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所需的时间实际上比365天要长一点。
精确测量后,他们确定绕太阳一圈实际上需要365.242天(准确地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
也就是说每天的午时,也就是12点的时间也是在不断的变化,只不过这个变化非常小,一般人感觉不出来。
这意味着一年实际上应该是365又四分之一天,这在日历上很难管理,因此中国为了应中国古代立法,为了应对这个变化,曾经推出了很多历法,几乎几乎经过一段时间历法就要调整一次。
光是在历史上有明确记住的立法就不下于七个。包括传说中的历法,那就要有十几个,甚至见过差不多有20个。
现代公历为代表的西方历法采取了一个非常粗暴的手段,将第一个将2月29日指定为额外一天。这额外的一天被称为闰日。
这个调整时间动作发生的那一年被称为闰年,因为它有366天,并帮助日历向上多出一天以保持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同步。
现在每四年多增加一天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叠加起来一个世纪后,日历年和太阳年之间的差异将是25天。
这意味着季节开始的时间将比预期晚近一个月。闰年有助于纠正这个问题并使日历贴合实际。
但是这只是解决了短时间的问题,如果放到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比如几千年那么这个1/4后面的小数点儿的天数也会累积起来成为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这就是古代不停的中国古代不停变换历法的原因。
根据现代天文学家计算出太阳年实际上比365又四分之一天少了11分14秒。这意味着每四年增加一天将导致比每400年增加的必要天数多出三天,1200年后将多出一个月。
闰年这个词本就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历法,是指在农历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月,以保持日历年与天文年或季节年同步。
由于季节和天文时间不会在整整天数内回归,因此每年具有相同天数的日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于该年应该匹配的事件而发生变化。
通过在一年中插入额外的一个月,可以纠正偏差,非闰年的年份称为平年。
闰年是指该年即较平常年份多出一月。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的年度天数365日和平均回归年的大约365.24219日的差距而设立的。而中国传统立法使用的是十九年七闰的平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