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在和三师兄辩难之后,林夕特意查了一下书籍,找到了地如弹丸,大地是圆球形。
地球的中心是集重者,四周高低不平,内有孔窍相通,像蜂巢或者菌瓣一样。
内伏水火之气,就像人身体内的水和火,在经脉中运动不止,与雷霆同。
运动的阳气喷盈欲舒,当被阻挡而不得舒展,就会形成地震。
江淮境以南地区因为地下川渎多,阳气得以舒泄所以地震少。而西北方地亢,少雨,地下的阳气不能疏泄,所以地震多。
空中有常气,会被日、星等天体所吸引而运动,日月的出没能改变气的动静和力量,从而影响风的大小。
同时冷与热、燥与湿、地形地貌,陆地与海洋的相对位置等等,都是风的影响因素。
暴风是因热气被冷云所包围而形成再有将有湖的地带比较多;赤道附近距离太阳近而易形成飓风。
旋风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在海上能吸起舟船。各种风的产生虽没有固定规律,但背后都是气的运动这一定理。
不同季节有不同风向,是因为我国处在赤道以北,秋冬季太阳远离陆地温度低,南方的海洋温度高,所以刮北风。
春秋季太阳靠近陆地温度高,南方的海洋温度低,所以刮南风。
黄河的源头本是清澈的水,因冲刷泥土而浑浊。四气之中土为质重凝结于水下,居于地球中心,水就地心而下形成巨壑,即为海。
海水就月而上形成潮汐。
所谓的野火或灵火是因为腐烂的动物和植物化成了磷和萤内含火气,附着于土变成易燃的膏腻。受热之后而燃烧。
江河之水来自海洋,有归于海洋,所以海水最终不增不减。
地下有脉络相通,原形之水本无色无味,在地上流动,融合各种物质流入海洋,所以才有了咸味。
经过沙土的过滤,渗漏可去除水中的咸味。
海水经过蒸腾变成云和雨落到地上也是淡水,所以江河山泉之水是淡水。
山体本来都是石头下有洞穴,充满了气,暖气遇冷凝结成水,与蒸馏法提取酒一个原理。
水在地脉中前行,与海相通,海水又蒸腾,为气形成循环,这就是易传中所说的山泽通气。
于是山下出泉,因为有海有泉,所以地下必有水浮流,而最终又经江河入海,形成了像人体脉络一样的沙土之脉,叫做沟水山石之脉叫做全泉眼。
因此人们可以掘井取水,要想知道某个地方是否有地下水,可以用五种实验进行查证。
第一是气室法用地窖凝水;第二是盘式法用金属盘凝水;第三是否是法用陶瓶凝水;第四是火势法,用烟判断是否有水;第五式是实色或土色,辨别地下水脉的方向。这些方法和林夕的师傅交给他的找水的方法大多都能对得上。
这五种实验方法有其中四种师傅都教授给他。只有第五种这需要相当的经验,虽然师傅把其中14种容易着水的地形和打井的位置都教给了林夕,但是林夕从来没有实验过。
林夕看着这张《坤舆万国全图》脑袋中突然爆发出了一个想法。
林夕想按照这张图制作一个地球仪。再把林夕在后世看到的世界地图画的上面,在根据这张地图修正一下。
毕竟后世的世界地图虽然地名与这张地图上大多不一样,但是地形地貌是不会有多大区别的。
而且林夕还可以把这幅地图上没有的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画上去,至于有一些小岛标注不清楚那是无关紧要的。
大致的地形应该差不太多,比如马六甲海峡,再比如婆罗洲菲律宾这些地方地形。
由于这些国家不停在南海捣乱,加上林夕当时居住在海南岛。这些岛屿的位置和大小形状基本上他是清楚的。
至于澳大利亚和南极洲,虽然详细地图它画不出来,但是大致形状它还是能标识出来的,尤其南极洲像一条蝙蝠鱼这在林夕的印象中是相当清楚的。
至于非洲在这张地图上标识的都很清楚,就是缺少了马斯达尼加岛,把它填上就可以了。
欧洲部分缺少英伦三岛和冰岛,但是基于后世西方国家掌握着舆论霸权,所以林夕对北美欧洲的地形是相当清楚。
甚至国家的大致位置和模样也基本记得八九不离十,虽然和此时的欧洲局势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其主要国家的大致位置是没有多大变化的。
还有就是太平洋这个东西只有一个白令海峡的阿留申群岛形成的岛链,还有就是复活节岛和夏威夷这些位置在地图上都是很好标记的,尤其是复活节岛不但在这幅地图上有标记。它还有一个外号叫太平洋的肚脐。这个外号就明确的表明了他在太平洋中的位置。
林夕想干就干,他联系了船厂的工匠,先让工匠给制造了一个木球。
球体的大小就类似于后世的篮球大小。并且在中间穿了一根铜棒,让球体能够围绕球棒铜棒转动。
还作了一个半圆形的铜环连接在铜棒的两头。然后用一个铜制的底座连接在半圆之上。
这个铜制的底座能够在半圆上滑动,因为林夕知道地球是有一个偏角的,这个偏角的角度林夕记得十分清楚。
所以他准备在这个半圆上画出180度的痕迹,然后用铜套卡在那个角度上。
为什么要做活动的?因为林夕知道这个偏角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为了演示就做了一个活动的。
他做这个地球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林月华当教具,给她普及一些地理知识。
看看林月华的反应,然后再决定是否推广到蒙学当中去。
木球及其连接的地方做的很顺利,本来也不是什么比较精致的活儿,只要地球能转动,底座能让它立住就可以。
所以拿过来的底座是方形,底座上连着一个直直的圆柄上面镶嵌着一个方形的铜框,里面连接着圆形的铜质半圆,在半圆上用铜棒连接着一个铁梨木制作的木球。
接下来林夕就找到比较硬的桑皮纸,然后用一个圆规在桑皮纸上不停的画着半圆。
然后沿着半圆的边际,将它裁剪出来铺在木球上,结果第一次剪的有点儿小,无法完全覆盖木球。
林夕就又计算了一下,做了第二张纸,结果第二张纸又大了,又重叠的部分。林夕又把重叠的部分粘合在一起,十分满意这回的作品。
林夕又沿着粘连的痕迹将这张纸揭下来,把坤舆万国图拿过来放到上面开始描画。
对于相似的地方林夕就照抄,比如说非洲,南美洲。相差比较大的林夕就按照相对应的位置重新描画。
把整个轮廓描画下来之后再贴到木球上比试大小。结果这一步林夕弄了十来次才弄成功。
地图的大致位置描画下来之后,林夕开始按照坤舆万国图给地图标示名称,山脉和河流。
林夕足足忙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把这个地图制造完毕。
下面是小心翼翼的用鱼胶把它粘到球上,最后完成以后再用色彩在其中添画。
表示蓝色的海洋,黑色的是河流。林夕按照后世的地图标记,从上面勾画出山脉、平原、沼泽、盆地。
等大功告成的时候,林夕得意的向林月华炫耀着:“这就是咱们脚下大地的模样。”
林月华嗤之以鼻说道:“你这画的不对,坤于万国全图才对呢,这是四哥从京京城给我带来的礼物。”
说到这里,林月华突然用双手捂住嘴。
林夕看着她说:“你不是说你从长石哥哥那里给我偷来的吗?怎么又变成了送给你的礼物了。”
林月华看自己说漏了嘴便说道:“这是长圭哥哥在京城给家里的兄弟姊妹一人买了一份儿,至于你那份儿在铁锤嫂子那里。”
这时林月华伸手把那个铜环上的活扣拧开,让地球仪横着待着然后拧上指着地球仪对林夕说道:“你凭什么说脚下的大地,是就是以你说的那种姿态待在宇宙中的。我说它是这么待着的!”
林夕哭笑不得的看着林月华真没办法证明给他看。难道说南北两极都是冰雪,就证明那里是一个是正北,一个是正南吗?谁规定的?
小丫头得意洋洋的看着林夕然后说道:“你让我抄写的东西我都抄写完了。”
林夕说:“你把那个你抄写的东西一份交给大嫂林海氏,另一份交给交给四嫂,一份儿自己留着。”
小丫头两眼迷惑着看着林夕,林夕对她说:“把这两本书交给她们之前,别忘了要好处。你就说这是你偷偷把我教给你的密传的知识告诉她们。你的好处要少了那你可不能怪哥哥我。将来你回到琼州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些书在其他嫂子前再卖一遍。”
“那我多买一份给三嫂也可以吧。”
“你一共就多抄了两本马,哪有第三本书卖给别人。”
“我让陈小花帮我抄了两本儿。”
“我没看见,也不知道。”林夕笑着对小丫头说道。
小丫头欢呼一声,拿着她抄好的两本所谓的秘籍向院内跑了出去,边跑边大喊:“嫂子,我给你送来了密传的医术,你要怎么感谢我呀?”
林夕摇了摇头,望着欢快跑出去的小丫头无可奈何,这是借小丫头的手把这些医术传出去。
至于《赤脚医生手册》林夕已经按记忆中完全书写出来了,但是有里面有很多是西夷提炼的药物。林夕需需要把这些药物删除出去或者说在里面写上如何提炼。
但是可惜的是林夕大部分不知道这些药如制造所以只能把那部分内容全部删掉。当然林夕也在里面添了一些内容,比如如何用针灸进行麻醉和一些原来就不存在的一些小手术、伤口如何缝合包扎的技巧等。
毕竟这本书,成书于五六十年代。当时主要的编撰者是中医,所以对西医在一些后来发展出的手术技巧不是十分了解,所以书中也没有收录。
现在林夕正在整理,他打算用中药替换当中的一部分药方。
比如治血吸虫病的特效药,林夕就在师傅的留给他的书籍中找到一种比较相仿的毒药。
说白了这种药就是酒石酸锑,在大明也可以少量的炼制,只不过十分困难而已。而且这种药的使用也相当危险,一旦过量就有可能造成人的死亡。
这个小丫头把林夕的医术已经学了去了三分了,剩下的就是实践。
之所以学了三分,那就是她在草药分辨上还是不行,下面学习重点就是让小丫头认草药。
作为一个医生,如果不能准确的辨认草药,那就和杀人的庸医没有什么区别。剩下的动手术的部分,小丫头现在根本学不了。
因为小丫头和林夕的特殊关系,所以林夕教授小丫头的医术就跟本不是按照此时大明正规培养医生的程序来的。
正规培养医生首先是识药,不仅仅是认识何种药那么简单,还要知道药的年份,成色,产地。
比如,最常用的药,黄连,伙计就必须懂得东北的黄连和西南的黄连在药性上的差别。
并能够准确分别长相十分相似的两种中药的药性和药理,并且同时背诵各种中医的典籍。如《黄帝内经》,汤头歌等。当然林夕把这部分简化为《医学三字经》。
而林夕把这二步整个给省略了,直接就进入了第三步,如何教她开方抓药,并且针对各种疾病该如何开药如何增减?
而此时正常的学医应该是从学徒到最后的医生总共要学十年左右。
开始是经人介绍或者是有人举荐进入药堂当伙计,从最基础的识药和处理药材开始。
待识药完成之后,第二步学的是制药。
制药就更复杂了,特别是一些医学传家的家族对制药要求非常严格。
比如那些药店。出售的各种药丸,他们的成药的药品品质控制。
比如有各种秘制揉成的中药成药,这些药丸的要求就是丸药由多种药材制成,每种药材的分量,丝毫不能差,熬制时的火候丝毫不能差,最厉害的是成药后,每一丸的分量重量丝毫不能差,药丸必须遇水则化,化开后不能有一点渣子。
而且配置草药时要求每种草药的分量更是丝毫不能差,严格按医生给的药方抓取。每种草药的品质必须一致,不允许有任何失效霉变的现象发生。
当这个时候药堂的学徒也就可以变成伙计了。不是每个学徒都能变成伙计的。
伙计在经过严格培训才能当药师。少数出色的药师进行进一步的培养由坐堂大夫负责教授医术。
这时才进入林夕教授小丫头这一步,经过三年的培养才能够出师,然后还要再要药铺里在服务三年才能正式出师为人开方治病。
而林夕培养小丫头这种手段有点儿像后来的医药大学,就是教她如何开方治病,至于药那是由药厂负责的而且里面的成分也非常稳定。
而林夕教小丫头却没有后世的西药给她使,所以只能在林月华学的差不多之后再重新教她如何识药制药。
林夕转过头来看着躺倒的地球仪,伸出手来想把它恢复原位。
但是林夕的手突然停在了地球仪的前面。看着横躺的地球仪,林夕心里也产生了一丝疑问。
他的疑问并不是地球的角度问题。而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他在后世所学的那些东西真的一定是真理吗?
比如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极为相似。此后经研究、推断,他在1912年发表《大陆的生成》,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古生代后期(约三亿年前)地球上存在一个“泛大陆”,相应地也存在一个“泛大洋”。
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
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再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很小,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
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海洋探测的发展证实海底岩层薄(最多二、三亿年,而陆地有数十亿年的岩石);另外1956年开始的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
据此,美国学者赫斯提出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软流层物质的对流上升使海岭地区形成新岩石,并推动整个海底向两侧扩张,最后在海沟地区俯冲沉入大陆地壳下方。
正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动力支持,加上新的证据(古地磁研究等)支持大陆确实很可能发生过漂移,从而使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也称新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形成。
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
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
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
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板块构造学说是指构成地球固态外壳的巨大板块的运动学说。
板块运动常导致地震、火山和其它大地质事件。从本质上来讲,板块决定了地球的地质历史。
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块。
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如把美洲大板块分为南、北美洲两个板块,菲律宾、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
板块之间的边界是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
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海岭,另名为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也有地震性的海岭,但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它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叫它为太平洋中隆。
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转换断层,是大洋中脊被许多横断层切成小段,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是属于另一种性质的断层。
威尔逊称两大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地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生一次地震,最后大洋壳被挤到700公里以下,为处于高温溶融状态的地幔物质所吸收同化。
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岛弧或山脉,它们一般与海沟伴生。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
所以,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消失,这样不断更新,大约2~3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
因此,海底岩石都很年轻,一般不超过二亿年,平均厚约5~6公里,主要由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
而大陆壳已发现有37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约35公里,最厚可达70公里以上。除沉积岩外,主要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
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6,000多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
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
两次冰期之间唯一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一个“冰河时期”(其时间跨度是几千万年甚至2、3亿年)之中,一段持续的全球低温、大陆冰盖大幅度向赤道延伸的时期。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冰期称冰河时期也称之为“大冰期”。
相邻的冰河时期之间的地球气候比较温暖的时间段,称之为“大间冰期”。地球史上四大冰河时期:卡鲁冰期、安第萨哈拉冰期、瓦兰吉尔冰期、休伦冰期;冰期内部的冷暖交替的时段,分别称为冰段(或称作副冰期、冰阶)与间冰段(或称作间冰阶)。时间尺度是数万年。
地球在40多亿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多次显著降温变冷,形成冰期。
特别是在前寒武纪晚期、石炭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续时间很长的地质事件,通常称为大冰期。大冰期的时间尺度至少数百万年。大冰期内又有多次大幅度的气候冷暖交替和冰盖规模的扩展或退缩时期,这种扩展和退缩时期即为冰期和间冰期。
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
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
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间冰期都是依据气候划分的地质时间单位。
在地质史的几十亿年中,全球至少出现过三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冰川活动过的地区,所遗留下来的冰碛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四纪冰期冰碛层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研究也最详尽。在第四纪内,依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冰期和间冰期,冰盖地区约分别占陆地表面积的30%和10%。但各大陆冰期的冰川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如欧洲大陆冰盖曾达北纬48°,而亚洲只达到北纬60°。
由于气候变化随地区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冰期的划分有所不同。
1909年,德国的A·彭克和E·布吕克纳研究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冰川沉积,划分和命名了四个冰期和三个间冰期。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
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有的认为银河系中物质分布不均,太阳通过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段时,降低了太阳的辐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这是冰川学界的流行说法。那么,气候又是什么的产物呢?
普遍承认的说法是“气候变化是地球系统的变化在大气圈中的反映”。冰冻圈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所以人们可以说“气候的一部分是冰川的产物”。
当然,气候的主要部分应该是地圈(包括壳、幔、核)的产物,因为地圈占地球系统总质量的99.9%。冰川与气候的关系紧密,它们同时受地圈变化的制约,人们甚至可以说“冰川和气候同是地圈变化的产物”,冰川期:距今大约100万年前,地球进入冰川期,广大地区被冰雪覆盖,许多物种如剑齿象、巨貘等都消失了,有些物种如大熊猫、水杉等只在极少地区存活下来!
最重要的标志是全球性大幅度气温变冷,在中、高纬(包括极地)及高山区广泛形成大面积的冰盖和山岳冰川。由于水分由海洋向冰盖区转移,大陆冰盖不断扩大增厚,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
所以,冰期盛行时的气候表现为干冷。冰盖的存在和海陆形势变化,气候带也相应移动,大气环流和洋流都发生变化,这均直接影响动植物生长、演化和分布。
第四纪冰期以后,距今约1万年以来的时期叫冰后期。此期气候仍有过多次低量级的冷暖波动,如距今4000~6000年期间曾出现的较明显的寒冷期,使全球冰川一度扩展前进,被称为新冰期。
近一次较明显的小规模的冰川推进出现在16~19世纪至20世纪初,约在18世纪中至19世纪中期达到最盛,通称为小冰期也就是明末清初这段时期。
以上的研究成果都是在高海拔地区取冰样或者是南北极去冰样。或者在地质构造层中寻找答案,其研究结果都是以点带面和成语盲人摸象,管中窥豹有异曲同工的特点。
就是只一点带全面的一种现象,推测全球大部分的现象,其中就有片面和主观的因素而且非常大。
林夕看着躺倒的地球仪时候,他心中产生的念头就是如果按照地心是集重者的说法。
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说地球的引力来自于地心,而地心作为引力的发出点,那么就可以以地心到海平面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球形。这个球可以假设为引力球,在这个球形以上的就是陆地,以下的就是海底。
林夕如果做一个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地心并不在地球的正中央,而是现在处于偏东南的位置。所以这个地球的引力在整个地球分布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以海平面的分布时的引力球是偏南的,所以南半球多为海洋,北半球多为陆地。而且还有一个广袤的太平洋在地球的一侧。太平洋上的陆地很少也可以为林夕的这个猜想,作为一个佐证。
如果再以这个猜测再向外推一点,那就是南北两极也并不是固定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它是可以移动的。
如果学者所猜测的那些冰川期就是可能因为南北两极的移动。
如果亚欧大陆部分变成了极地就也能产生那种大冰期的现象。
由于南北两极的移动位置,那么地球地壳所面临的引力也与现在不同,某些地方的地方也随着引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也一样能产生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这样的特征。
而且由于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大部分都生活在欧亚大陆,所以对于其他大陆产生的情况并不了解。
而且人类采集研究的地点全是现在的大陆和南北极,研究的过程是以现在的气候推断远古时代的气候。所以只能是盲人摸象一样的猜测。
如果现在的北极点移到加拿大中部,美国的五大湖地区,而南极点移到南非的那里的话,那么中国的气候就会变为热带和亚热带,那就几乎于上古五帝时期传说的气候重合了。
如果南北极点正如林夕想象的那样变换到这个位置的话,那么代表着地心也可以称作地核,也并不处于地球现在的位置。
地球的引力必然变化,其洋流、风向以及海平面都会有极大的变化。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气候的酷烈变化必然使得无法迁徙的动物大量的灭绝,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何会出现好几次生物大灭绝,因为当时的生物没有现在这么高级,不会主动的迁移,甚至有可能根本无法迁移。至于致使大量的食草动物死亡,而食肉动物由于食物不足也大量消亡。
所以现在留存的动物大部分都是能飞会跑可以迁徙的动物,即使不能迁徙的动物,那他们忍耐饥饿和适应恶劣气候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