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又把编撰的故事的重点放在了上古三皇时期的事情上。
在西方的传说中,火是由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偷盗下来的。在中国的传说中,火是由先人钻木取火而来的。但是有一个相同的一点,文明的开始都是由火而来的。从火被人类圈养的时候文明就开始了。
林夕编的这个故事,就要解释几个疑问。火如何是被圈养的?人类是如何发明了钻木取火。
在人类发明钻木取火之前,火都是天然的,野生的。天气闷热的时候,枯枝会着火。气候干燥的时候,一道闪电也会点燃地上的枯枝。
居住在丛林里的原始人类要么自己葬身火海,要么食物被大火烧光。因此火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可怕的存在,看见火就会躲得远远的。
后来可能是人们在搜索烧过火场的时候吃到了烧熟的动物。
也可能是在偶尔的情况下,把野生的火放到了他居住的地方并且用柴火让他燃烧从而取得了火。
但是这种情况是不稳定的,一旦火熄灭了,他们又无法找到新的火源便失去了吃熟食的机会。如果一个常年吃熟食的人,突然间吃起生食来会发生什么,人们都能想得到。
直到有一天,人类发现了圈养火的秘密人们就可以天天吃熟食。人类的文明也就开始发展了。那个发现这个秘密的人在中国就叫做燧人氏。
传说有一批上古先民在商丘古城那里建立了一个名叫遂明国。遂明国有一种神奇的树,名叫燧木。燧木的树干十分坚硬。啄木鸟在啄击树干的时候,经常迸发出火光。部落的人们在鸟类的启发之下。
人们砍下燧木木的树干,用坚硬的木头在上面钻孔果然冒出了火花。从此之后,人类学会了驾驭火。并把这种自然界强大的力量送进了自家的厨房。由于这项伟大的发明,燧明国的人从此被历史铭记。他们的功绩被世世代代的传唱。
他们的首领被称为燧人氏位列三皇之首。
如果问你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流浪的,答案就是住进房子的那一刻。
那么我们的上古先民是什么时候学会建房子的呢?庄子里面有这样的记载,远古时期,世界上遍地都是飞飞禽走兽。人类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因此,人类经常遭受鸟兽的袭击。尤其是夜晚的时候。当时的人类无论白天夜晚,时时刻刻都在遭受攻击和逃命的路上。
在严酷的自然和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下,人类不得已住进了洞穴。这一点可以在中国的神话小说中得到印证。比如太乙真人,他就住在金光洞。
但是洞穴绝非人类永远的洞天福地。洞穴虽然可以躲避野兽的袭击给了人类一个安全的居所但是山洞的阴冷潮湿即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们现在都知道长时间居住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会患上严重的关节炎。洞穴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安全,也会给人们带来疾病,洞穴绝不是久居之地。
这时出现了一位智者,他通过观察天地自然,发现了鸟类之所以能够躲避各种猛兽的攻击,是因为鸟类把巢建在树上。他们住在树上。于是智者便带领人仿造鸟类的巢穴,在树上建筑了巢屋。也就是一种建在半空中的房子,以树干作为支撑,使房子离开地面变得不那么潮湿。又用植物或者木板、泥土等建立房屋的墙壁,用草茅草、树叶等盖上房屋的房顶。使房屋既干燥温暖又可以抵御野兽的袭击这样巢屋就出现了。
从此,人类因为巢屋的发明,人类彻底结束了流浪的生涯。开始了定居的时代。
白天在地面上活动寻找食物,到了晚上就爬上巢屋远离地面。由于这位智者的伟大发明人们推举他为部落首领。后世尊称他为有巢氏是上古三皇之二。
根据其他的史书记载,有巢氏的王朝传承了100多代,直到今天,这种建造在半空中的木构房屋依然存在于中国的南方地带、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
中国北方也有巢屋。只不过他们将地上的木栏杆变成了土石做的台阶。虽然如今我们已经脱离遍地猛兽的时代了,即使夜宿山头,都不见得会有动物过来搭讪。但是巢居在防水和防潮上面有十分大的优势。
然后林夕又研究中国神话中的第三个伟人,神农氏。
神农尝百草、种五谷,带领上古先民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农耕文明从此兴起。人们从此摆脱了依靠采集和狩猎从自然界获得食物了。人类的文明从此进入了大发展时期。
人们经常把神农和炎帝混为一人。神农是刚刚发现能吃的植物原始时期。而在炎帝时期,人们已经产生了大型部落,能够制造铜制兵器体制。
炎帝时代战争时常发生,光有历史记载,炎帝就和蚩尤部落、黄帝部落都打过仗。很快就来到了黄帝大一统的时代,可见神农和炎帝两个时代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有可能隔着上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时间,但是在后来的历史上,神农和炎帝成了一个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于神农氏的身世,人们只要神农氏的部落缘起何处?在周易与庄子中有两处重要的记载。关于神农氏的起源?
首先是庄子在盗跖一篇中写道,“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就是说,关于神农所处时代,人们只知道他的母亲是谁并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可见神农诞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关于神农起源的第二处记载来自周易,系词,“伏羲世末。神农世祚。”
伏羲时代结束之后,神农氏兴起,他用木头做成耕地的犁柄,教人们除草耕耘,兴办集市,教人们以物易物。
此时,我们熟知的炎黄部落还没有兴起,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把神农和炎帝混为一谈?他俩又是什么关系呢?
这还要从西汉末年说起。西汉末年,宗室刘向奉命编教专门研究三皇五帝姓氏根源的典籍《世本》。他首次把炎帝和神农视为同一个人。
不久之后,三国西晋时期的学者黄甫谧在编写帝王世纪时,彻底把神农和炎帝视为同一个人。还说神农炎帝和黄帝都是有熊国国君少典的儿子,二者同父异母。
实际上神农就是神农。炎帝就炎帝。在先秦时期的资料里面,神农氏最早的长相是龙首人身,炎帝是牛首人身。当时什么什么首就是所在部落的部落图腾。
这说明神农部落的图腾是龙。而炎帝部落的图腾是牛。而在神农部落衰落的过程中,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才逐渐兴起。
林夕在研究这些事情的时候,顺便也解决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比如说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真的存在过吗?在林夕小时候听到神话传说中女娲团土造人,练五色石补天。而且是位列上古三皇之一。
林夕通过和陈先生讨论。还有在陈先生收集的那些书中进行寻找,基本确定正史记载的华夏民族的先祖,女娲和伏羲、黄帝,炎帝他们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并且很可能也是代表一个部落,只是年代过于久远,故事听起来过于玄幻。
女娲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当时的人使用石质的生产工具和武器。所以当时的生产能力比较落后。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部落生存的主要依靠就是成员的数量,人数越多,能够捕获的食物就越多,在部落竞争,拼抢获得食物中取胜的概率就越大。
因此作为部落首领生育能力就特别重要,因此当时的人们非常崇拜生殖,选择身体最强壮生育能力最好的女性为部落首领。这也是中国妇女一旦不能生育,就被人们所唾弃的根本来源。
女娲就是那些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其中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先民出生以后,只知道母亲是谁,而不知道父亲是谁。
因为当时实行的是群婚制或者是走婚制。就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商量一下,约定个时间。两个部落的人聚在一起开一场联欢会互相看对了眼就可以了。或者双方部落的男子来到另一个部落中进行一场群体相亲,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另一个部落的男子就离开了这个部落。哪个部落生的孩子就归哪个部落所有。
这个风俗的遗存实际上到现在还存在。那就是约定俗成的同姓不婚制度。就是一个宗族或者家族之内同姓是不互相结婚的。
这个制度的建立是实际上是先人们发现同姓之间互相结婚,会有很大的几率生产下痴傻或者身体有残疾的儿童。
但他们又不知道原因,所以只能把这个制度硬性规定下来,以降低后代产生痴傻或残疾的几率。另外,大明的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也是为了能够保证生下健康的后代。
林夕在听陈先生讲完这些内容的时候。不由得想到自家的情况,和嫡庶相争的情况。他心中就有些了然了。
因为那些正妻的身份都是比较高贵的或者是门当户对的,因为历来统治者的阶层都是十分小的所以产生有缺陷孩子的几率要比那些妾室要大的很多。
因为那些妾室只是看容貌是否漂亮不看身份。她们跟男主人的血缘关系恐怕都是十分远的所以他们的后代要比那些嫡子聪明的多。
而且庶子因为不受家族的待见。所以他们都会努力学习自己的生存本领。他们也要比那些嫡子用功的多。所以,同样的机会摆在他们的面前,庶子要比那些嫡子有机会出头。
女娲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和楚辞当中。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女娲造人补天的传说。只是说他是上古时期的女帝。
林夕放下手里的书看着那些被陈先生用红笔勾勒出来的段落。不由得感叹陈先生的阅读书籍的广博和知识量的丰富。
林夕的下一个重点放在华胥氏,因为据陈先生的讲解华胥氏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部落。
华胥氏是中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之一。
根据对古书文字的考证,华夏民族的华字就是源自华胥部落。就是华胥部落生活的地方华山。
那么,华胥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部落呢?在华胥氏生伏羲以前的部落中女人负责采集和收割食物。男子负责在外狩猎、对外抢夺和保护部落。
但是由于当时的工具比较简单,所以采集和收割食物比较有保证。而狩猎相对于就不十分有保障,而且还会付出很大的伤亡。当时的男人都是靠女人来养活的所以当时的部落都是女子掌权的。
但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漫长的演化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的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农耕的种植业发展起来之后,部落中男人承担起了主要的生产任务,男人成了养活部落的主要力量。所以,部落的主导权也开始从女人转向为男人,当时正在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
因此有众多的古书记载,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伏羲出生于母系当权的部落只有他的母亲被明确记载是华胥部落的一位女子。父亲没有具体的容貌、姓氏只知道他有一只巨大的脚,可能是神,也可能是巨人,非常神秘。估计这也是为了创造伏羲的神秘感。实际上伏羲可能是走婚或者群婚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女性在部落地位下降,男性当权,伏羲成为有史记载最早的男性首领。后来被神化为天皇太昊。
有趣的是,在后来的神话传说里,华胥氏是伏羲的母亲也成了女娲的母亲。接着就有了伏羲女娲兄妹相婚的故事。
这也是林夕非常重视华胥氏的原因之一。因为伏羲是第一位正史记载的男性首领。
现实中的伏羲会是什么样?说到伏羲,最先想到上古大神三皇之一的天皇伏羲。相传它长的人首蛇身。在山海经海内东经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有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的记载。
伏羲的出现代表华胥氏已经处于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
而伏羲氏所处的时代。伏羲是当时最具智慧的部落首领,这里陈先生着重的提醒林夕注意,伏羲是只是一个部族的首领。而不是像五帝那样是部族联盟的首领。
陈先生根据这些条件就像林夕勾画了伏羲的真实模样。
据陈先生讲当时的先民还是茹毛饮血的先民。他们身披兽皮使用简单石制工具,会搭建简单的巢居,一部分人住在地面上的草屋里,一部分人住在岩石洞穴里。伏羲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不可能会是蛇的身体。
不过相比其他普通的先民,伏羲已经懂得观察天象,判断实力,伏羲发明了渔网。创造出了渔网捕鱼。教会了人们使鱼网捕鱼。从这里就看出他正处在一个生产工具逐复杂化和实用化的阶段。
伏羲后来还创造出八卦,帮助人类理解天地万物的规律,从他的传说中,明确的记载了当时的人使用刻画符号来记事。这已经是文字的开始了。他成为后世崇拜的天神。所以林夕把他当成为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划分的明确人物。
陈先生对林夕讲有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的记载的事情。
这个应该是当时父系社会代替母系社会为选举一位父系的首领而神话的伏羲的一种行为。
比如不管在东方和西方,都有一种行为,在宗教中,某一信徒突然声称自己是某一位天神的转世。他是来传播天人天神的福音,代替大带领大家走向希望,躲避灾难,大家都要听他的,他是代表神的声音。华胥氏生伏羲也是这样的一种形式。
至于伏羲和女娲是兄妹相婚的事情。原因是在西汉末年,刘向在编写《世本》的时候才提出了这个说法,原因也很好理解。
因为西汉时已经是父权社会,对于上古时期的女性领袖,就一定要给他找一个和他身份相配的丈夫。
与女娲相同有还有一个类似的叫做妇好的商朝女将军。
记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陈据先生研究后判断出这个可能是真的。因为当时商王朝已经是奴隶社会的家天下了,但是在史书中她只是以商王武丁的妻子的身份出现的,对她的勇武和战功都是一笔带过。
第二个原因,女娲是母系氏族时期的部落领袖,伏羲是父系氏族开始兴起之时的部落首领,两人可能并非处于同一个时代,结婚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至于西汉要这么做的原因?看中国的历史就知道了。在中国这么漫长的历史上,只出了一位女皇武则天,而不是像西方一样出现了很多的女王,甚至连穆斯林世界都出现了不少女王。
因为在当时的很多历史资料中,有许多女人掌权或者女帝女王的传说。当时的男权社会,为了防止以后出现女子掌权后篡夺天下的情况发生所以修改和编撰了许多传说。因为西汉有一个历史上的教训,那就是刘邦的皇后吕雉差点篡夺了汉朝的天下。
林夕研究到这里的时候,对自己篡改神话故事的心理负担,丢到大海里去了。老祖宗都能改,我为什么不能改?
林夕又把离中国历史最近、最重要的五帝放在了中古时期。
最原始五帝就是最早的五帝。五帝的原始本意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上的天神,被称为五方天帝或者五方上帝。
这种说法最早来源于周朝的礼制,当时有种祭祀活动,名叫六路祭祀,祭祀对象是六天上帝里面最重要的是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体系中主宰宇宙万物的的至高神。
五帝在原本的意思中是辅佐至高神替他办事的五方天帝。
原始的五方天帝再对照金木水火土的颜色。他们分别是。西方天帝白帝。东方天帝青帝。北方天地黑帝世称玄帝。南方天帝赤帝以及中央天帝黄帝。此时的五帝还只是宗教象征。
但是直到后天五帝的出现。他们都是华夏上古时期的贤明的君主。当时的人们相信那些古代贤明的君王在过世后一个能够上得天继续担任神职。用他们贤明观察天地的得失,用他们的贤德来继续治理天下保佑后后人风调雨顺。
所以后天五帝就代替了先天五帝。
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赤帝神农——魁隗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中央黄帝轩辕——有熊氏。
这种说法来自秦国的编撰的吕氏春秋。至于后天五帝到底是谁,各朝各代和各种典籍分别有不同的说法。林夕编造的历史中就采用了秦朝的说法。
秦朝和秦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秦朝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秦国的叫法。而秦国就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叫法。因为朝在在汉字中代表着中央统一的意思不是随便说的。
林夕之所以这样进行演绎,只是要把这些信仰往向中国人崇拜的是自己的祖先方向靠拢。虽然他们也待以神名。但是他究根结底还是崇拜自己的祖先。包括道教所崇拜的人物,也都是历史上真有其人。
所以,林夕创造的“道教”至高神是昊天上帝。三主神就是上古三皇,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他们的副手五帝,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神农——魁隗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中央黄帝轩辕——有熊氏。一共九位祭祀神祇。取阳之九数。而作为道教的祭祀的三清林夕准备,把他们放到精神层面上,用他们来代表天地之间的“道”。也就是说三清,被林夕封为道祖享受香火而不管事。作为道教的哲学有阳必有阴。所以林夕又选了九位女神。
第一位、女娲
根据神话传说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放在第一个,只有一个原因女娲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第二位,后土。
在道教体系神话中被列为四御/六御之一,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们称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称为天公。而玉皇大帝这位虚构出来的神在林夕创造出来的神话体系中是不存在的,而替代他地位的就是那位昊天上帝。
在为她建立的神庙里,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端庄的女性,一般民众称她为后土娘娘。
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且人类长期蒙受着“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思想束缚,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礼法。入选的原因因为林夕创造的12祖巫最后一位就是她。在林夕采用了一个洪荒的故事那就是后土入幽冥,身化六道。
第三位。西王母
王母娘娘,另称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在道教神话里,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的昆仑山,是女仙的首领,主宰阴气,
《山海经》里说她是豹尾虎齿而善啸,长得像人而没有人形。《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在《汉武内传》年轻而貌美,容颜绝世。入选的原因是在历史书中有明确对她的记载。
第四位。太阳神羲和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关于羲和的原型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羲和的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神话,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
第五位。月亮神常羲
常羲也称“常仪。据《山海经》记载,常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月亮之母。因善于占月之晦、朔、弦、望而著名。
常羲是生育月亮的女神和羲和都是帝俊的妻子。她一生中生了十二个月亮,即为一年十二个月。因为有着这样不同寻常的本领,所以在上古时代,常羲又成了制定时历的人。
林夕把这两个人选进来的原因是因为人们使用的历法就是阴阳合历。
第六位。九天玄女
亦称玄女,九天娘娘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是道教中的上古女神,人头鸟身,黄帝的老师,西王母的弟子。
她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恭行天律,部领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阴午酉,出没岩穴,蟠踞山林,窥阚家庭,损伤人命,神威所到,一切扫除,福佑生人,肃清魔魅。《云笈七签》云: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干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有《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等经书传世,以教化世人。
被林夕选进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要改造道教必须有一位道教的正神存在。
第七位。嫘祖
黄帝正妻也作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
据史书记载:嫘祖生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蟜极之子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她还发明了养蚕织布,史称嫘祖始蚕。这位入选的原因就是因为是黄帝的正妻。这是为那些富贵人家的正妻准备的。
第八位。妇好
商王武丁的第一王后、祭司、大将军。
妇是古代亲属的称谓,好是姓氏。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军事家,也是接触的政治家,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入选的原因是林夕的一个私心,就是因为宣扬男女平等。男人能干的事情,女人一样能做到。其实林夕心中还有两个备选方案,不过后来都被他否决了。直到陈先生从故纸堆中扒出了妇好这个人物林夕才选定了她。
林夕备选的那两个人物,一个是秦良玉,一个是花木兰。不过这两个人,一个人现在还活着,另外一个人是虚构人物。所以林夕把他们排除在外了。
第九位。妈祖
妈祖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她原名林默,是福建莆田湄洲岛林家的第六个女儿。据传说,她自幼聪慧善良,能够预测天气变化和引导航行,深受渔民和航海者的爱戴。
妈祖的传说从宋代就开始流传,她因为救海难而献身,被湄洲岛百姓立庙祭祀,成为海神。历代朝廷也封她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妈祖信徒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林夕选择她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哪怕在粮城里,妈祖也是供奉香火最多的神。
林默和妇好是历史中明确,确有其人其他的都只是传说。
所以林夕创造的九大女神。就是女娲、后土、西王母、神羲、常羲、九天玄女、嫘祖、妇好、妈祖。因为国人认为女子为阴,所以代表阴之九极。
林夕表示,这就是易经中的首句,天之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地以厚德载物。
林夕就要利用中国人的这种祖先崇拜。而把道教的神和中华民族的先祖融合在一起。不是立一个专门崇拜的道教的神。
中国道教的主要思想就是没有主要思想。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道家的经书中领悟自己的精神。中国人讲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道藏可以说是中国所有的历史和物理、化学研究的百科全书。
林夕从师傅教给自己的经书中挑出了主要的四本。分别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庄子》也就是道教称为的南华经。
还有据说是由黄帝所著的阴符经。
还有就是黄庭经。也叫内景黄庭经。
林夕所修行的道家功法,也来自这本经书之中。因为这是一个真正长生的人写的,是一个专门教授人如何长生的经书。
林夕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算是把他想建立的那个道教的基本神话框架和所读的经书都找了出来,但是还缺少一个把他们贯穿起来的精神,或者说是林夕这个伪造的道教和他所需要灌注中的那种无产阶级思想中间有个巨大的隔阂,林夕一直没有找到这种方法。
他只是把创建的这套系统中的神话故事,一个一个的讲给跟他一起学习的那些孩子们,给他们培养一些基础。
但是这些神话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早就有的虽然林夕添加了一些比如巫妖大战,十八祖巫等内容,但也没有离开那个脉络和体系,对林夕的传教没有多大帮助。只是能作为他传教开始的预备或者说给原有的神话体系又多加了几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