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之战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战死的匪人足有一千九百之众,剩余的一千人,要么负晒地半死不活的,要么是束手就擒。
对于或伤或直接投降的俘虏,邓禹并没有下令赶尽杀绝,以草绳结成一长串后,便令专人押解着俘虏,和收拾妥当的西域王族残部踏上回路。
轮台和乌垒等西域多地的城池均有些破旧,叔父王匡有修建之意,当下最紧缺的就是人手了。他手中的这些俘虏,正是送上门的人手。
和来时的刻意隐藏不同,回程路上,邓禹使人用布条做了旗帜,上书“武”字,再以竹木挑之,显得有些大张旗鼓。
他料定不会有大规模的盗匪在前方袭扰,因为刚才王家庄子的少年传信来,西域之地的绝大部分盗匪都被出征的新军给缠住了,自是无法顾忌他们这数万的老弱。至于部分的盗匪团伙,对方望之旗帜上的“武”字,只怕会下的屁滚尿流。
“武”,正是兴武王王匡的旗号,这段时间里,戍己军及都护军在兴武王王匡的指导下,连下征城、拜城两座城池。战争前期,两方面的兵源人数差不多,但当真正交战后,很容易看出那一批是匪人,那一批是新军……
到了现在,兴武王已被认为是西域匪饶克星。寻常盗匪遇见了,自是会绕道而走。
有了兴武王的幌子,狐假虎威,再有近千饶护送队伍,没有哪个愣头青会主动触碰。
“叔父真是好生厉害,竟在这半月的时间内,于西域之地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邓禹曾多次于李信、多拉林等人感叹,与大败西域强大的盗匪团伙相比,他们手中诛杀千饶盗匪,就显得有些渺了。
邓禹亦是下定决心,要奋进,要以叔父王匡为自己的目标。
另一方面,随行的破败的西域贵族们,得知王匡大胜,自是惊喜连连,可转念一想,暂时归于大新兴武王统领的新军并不会出塞,以助之复国,各人间又显得有些失落。
不过好消息是,经由他们这一次的行动,总算是把残余的国人给救出来了。
正如前次从那位兴武王口中出的一句话,只要人活着,一切都会有的。
曲折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因伤病去世的俘虏,等到了被新军重新收服的拜城时,邓禹手里的俘虏还剩下不到八百人。
当日,见了王匡,并详尽了明了这二十多日的经历后,那群俘虏即被但钦要去,以筑城。
脚下的拜城本就破落,经过前几日的战乱摧残后,变得如同秋后的秸秆,感觉风一吹,就会倒下。
卡扎特看着面前快要崩塌的城墙,再望了眼身后拿着鞭子、面色不善的新军,欲哭无泪。
那日山谷的大火还历历在目,即使是逃出了山谷,若非最后一刻,他先一步摔下马,只怕被那箭羽射杀的不是堂兄卡扎圭,而是他卡扎特了。
“你,别张望,老老实实的干活,否则饿你两日。”
卡扎特只能听懂简单的汉话,但这两句的意思,他还是听明白了。
不吃饭怎么行?
卡扎特一想到吃饭,就听到肚子在叫,可旁有负责监督的新军虎视眈眈,他只能咬牙搬起前方的石头,也不知道这修城何时是个头。
王匡令戍己军的近三万将士于城外集合,他在程金等亲卫的护送下出城,准备开导下一步的清剿。
有了前两次的战斗,马儿哈和坎立所率之匪人,折损近三成,实力大减,士气亦大减。
在拜城收回,重归于都护府管辖后,也就意味着第一阶段的目标,平定龟兹完成。
第二阶段的目标,便是以龟兹为基本点,以姑墨国的南城为中心,自北向南,一步步的横扫西域马贼匪人。
残余的马贼匪人最终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西进大秦,要么南下身毒。无论是那一种,对于马贼匪人而言,都将面临割肉之痛。
不过,这些情况,暂时而言,与王匡没有多大的干系,他只负责驱逐,还不至于斩草除根。只要盗匪不再进犯西域,不再骚扰大新,那一切都好。
兔子逼急了都咬人,何况是这群比兔子还要厉害的匪人。人数有限,光是平定西域都护府下的数十个国,都是一大难题,能避免人员伤亡,就竭尽全力的避免人员伤亡。
所以,私下里,王匡和肖肃、但钦,李崇等将领聊过后,定下了“以驱赶为主,进攻为辅”的作战战略。
示敌以强,使敌以退。
这套方案很成功,且在真正打了两场仗,见识了马贼与新军的差距后,马儿哈等部就再也不敢与新军面对面的碰撞了。到底,伤亡方面这么下去,他们吃不消啊!
“俘虏近日来伙食如何?”王匡看着城墙脚下,数十个俘虏有气无力的搬着石头,问向带着草帽,从城墙侧走过来的邓禹。
邓禹修整两日后,王匡即将之召来,命之协助修城。
这些年下来,愿往西域都护从吏的人越来越少,除了每年大春试于末尾的士子外,很少人选择来这等偏僻之地。
且都护府那些识字的士子们,能用得上早被用到各个地方,有的于平定之地,与残留的各处千长下乡督查农事,也有人与当地的都尉重整城池本身的防御体系。
各国遭受盗匪袭扰,民生举步维艰,但官吏体系依然完好,自译长,域长,君……直到相,各国侯王,且在新军收服城池后,均能安然回归职位,如昨日王匡接见的龟兹国王。
这令人有些好笑,足见西域官吏逃命的本事一流,对于故土的意识不像中原那么重视,或是源于游牧的特性。
由于官吏的匮乏,王匡也举贤不避亲,把这次营救多拉林等西域王族残部而表现突出的邓禹、李信等人推举出来,各自于几处城池负责工期,并委任为监吏。
从基层做起,这也是王匡对几饶锻炼。
“回禀叔父,按照都护府的统一要求,均是一日一餐,多为稀粥之物。”
看叔父的脸色,邓禹已猜到其为何发问。
食之稀粥,做之重活,其实连他也有些看不下去,正准备这两日于叔父道一声,没想到叔父主动问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