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如山倒,这句话一点也不错。
王匡是非常了解生病有多么难受的。
来到古代,因为每日都坚持锻炼,外加他身体自壮硕,是很少生病的。
唯一一次病重,还是元始年间,仓促去往漠南,狩猎匈奴王子所致。
好在昏迷一夜,在吃了随行的华医工开出的清汤药后,头脑中那种传来的钻心之痛有些缓解。
相比于身体感觉上传来的难受,他内心更显忧虑。
方才冯异等将领陆续来看望他,停留的时间虽都不长,但王匡却感觉到了这群人普遍存在的无奈。
仅昨一晚,戒严后的范夫人城,就发生了数十起针对新兵的袭击。
好在新兵是以屯为基本巡逻单位,也就是每次一起出动的将士,足有五十人,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到来的规模战斗。致使新军无太多伤亡,而发起袭击的匈奴人,毫无疑问被新始军当场格杀。
威压是一方面,也不怀疑有潜藏在城中的匈奴斥候之蛊惑。那些被逼的逃不出的匈奴军中人物,在新军开始大规模的进行户籍统计后,未免会狗急跳墙。
王匡使黑炭这种专门负责打探情报的斥候负责此事,也正是起了清查城中匈奴饶打算。
刚刚冯异与他聊过,想要继续用新军手中的刀枪来制止那些不服从的匈奴人。
王匡不反对,面对强还是敌饶敌人,拳头才能让他们臣服。
但凡事都要有一个度,所以新军这段时间主要还是清理范夫人城内的“不良因素”为主,黑炭会继续统计户籍。巡视的新军加强防备的同时,也会等着那群想要跳出来的主动跳出来。
待这群人上蹿下跳完毕后,城中剩余的匈奴人,不对新军友好,至少不会充满太多的敌意。
于此,新军可以顺理成章的经营这座漠南的桥头堡,并按照朝廷的方针,使得整个漠南的区域逐渐收拢于大新,且将与之大新边境连接起来,以现有的兵力,使仍然活跃在漠南的匈奴人,要么臣服大新,要么赶出去……
且根据孔深送来的数据看,新军此番伤亡总计约八千人,里面阵亡的将士就有两千!
但匈奴更惨,此战全歼匈奴兵力一万七千人,俘虏过万。被斩杀的匈奴人,多不是于战前两军对战时的伤亡,而是逃离时被新军当成了活靶子。真正于对战交手上伤亡者,十不足三。
新军能轻而易举的夺下脚下的城池,与其新军打败匈奴,到不如是匈奴人自己打败了自己。
但经历两年战争,由战火中千磨万凿的新始军之强大却是毫无疑问的……
再不论过程,从战果角度看,新始军攻破范夫人城一战,都是名副其实的大胜!
他于新始军将士,于朝廷都有所交代了,而这场持续两年之久,几乎耗尽大新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国力的北伐之战,也终究走到了十字路口。
王匡脑中做着思考,应该不久前喝下的药起作用,身体传来困乏感,整个人慢慢沉睡过去。
屋外,黑炭正打算向王匡汇报刚刚收到的情报,见王匡歇下,只好先去忙碌其他的事,打算等晚上王匡醒来,再做汇报。
怎么呢?
西北方向的新始军虽是进展顺利,可从中路出发,直入匈奴单于庭方向的新兵遭遇两了巨大的危机。
主将轻敌是一方面,另外颇为重要的在于匈奴王的果断,与中路集结了匈奴当下最精锐的骑兵,也是最后的骑兵。
呼韩谢显然是没有放弃阻击的打算,既然接下了乌珠留的烂摊子,在认识无法转移新国的注意力,亦不能谋取一直被新国控制的敦煌之地后,他果断的从战略进攻,转化为战略防守。
至于东路,那些去年尚在结媚扶余、鲜卑等盟友,呼韩谢自然没有多余的力量照顾。即使有了多余的力量,呼韩谢也不会那么做。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懂,但正是这些胡人盟友的阻挡,才极大的削减了新国的整体力量,使得新国无法腾出双手的力量,以讨伐匈奴,也未匈奴赢得喘息的机会。
现在只要防止新国攻入单于庭,并利用匈奴的能动性,把新军在草原上拖上两三年,那时新国将不得不主动退兵。
外有匈奴前些年从西域之地趁着大秦与之战争之时,掠夺来的财富,恰足够匈奴将士的消耗。国内的百姓可能会更苦一些,但这样是没办法的事。
可漠南传来的战况,令呼韩谢出乎意料之时,也使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下接下来的计划。
三万将士,要么被歼灭,要么被俘,范夫人城丢失,日逐王被生擒……
所花费的时间,不足三日。
这种事情,怕是只有在传闻中才能看到吧!
那想到今日在他呼韩谢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
“新国兴武王,新始军统帅,新国皇帝之子王匡?我记住了!”呼韩谢得到漠南消息的当日,即把王匡的名字反复念叨了好几日,那其中的恨意足以响彻地。
匈奴于漠南的势力,败的透彻。让呼韩谢不由得想起百年前,汉武帝的三次大漠之战!
可惜王莽不是汉武帝,当然也没有汉武帝的大视野。
在中路进展不顺之时,于未央宫处理下事务的王莽,显然将忽略了主将的无能,依然重用之。
到是对于漠南送来的军情颇感兴趣,尤其在看到了新始军花费不足三日,大破范夫人城后,王莽的兴致提到了最高。
为此,当日晚间的时候,狠狠的吃了一碗辣椒汤饼,又喝了足足二两的烈酒。
这样一顿不忌口的食用,导致前段时间的调养前功尽弃不,第二日就来了“报应”。
皇帝又吐血了,还是在于朝臣的内朝议上,当众吐血。
现在即使皇帝自己不,朝臣们也知晓了皇帝的身体有问题。
不是问题,还是大问题。
太子看到了,三公四辅看到了,九卿也看到……也就意味着满朝文武都知道了。
据某个在太子府对面大街上卖豆腐的某个不知名商贾回忆,当日于太子府拜访的常安权贵,多了一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