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惊雪

https://img.ppxs5.com/0f/57/9b8f701e5f.jpg

首页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武义大船队是生是死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呜!

两艘蒸汽机大福船劈开海水,全力行进,昼夜不休。

朱能站在船尾的舵楼里,目光盯着星辰,一脸的严肃。

徐安从船舱里走出来,上了舵楼,对朱能说:“陆奥的俘虏身体良好,通事安抚过他们。只是你不经许可擅自回京,这可是死罪啊。”

朱能目光没有移开,始终看着夜空,丝毫不担心死罪不死罪,只是开口道:“徐安,你知道陆奥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吗?”

徐安重重点头:“自然!”

朱能的目光中浮现出了一道道熟悉的身影,曾经大航海的兄弟,一起历经生死与磨难,闯荡过暴风骤雨,挺过了如魔渊起伏的黑暗大海,抵达了非洲西海岸。

在那里,大家集结相聚,彼此心连心。

在那里,大家分时而行,都指南美洲!

武义,是当时率队远航十大船长之一。

在建文七年五月时,骆冠英第一个登陆南美洲,抵达亚马逊河口,点燃了集合的烟柱。

九支船队抵达,唯有武义带领的船队没有与众人汇合。

哪怕是后来在南美洲的找寻农作物,漫长的日子里,亚马逊河口依旧没有等到武义船队的影子。

所有人都清楚,武义所部很可能已经牺牲了。

毕竟这一路走来,任何一支船队或多或少都折损了不少军士,甚至一些大福船倾覆。

那是一段悲壮的航程!

武义牺牲了,与他一起远航的军士牺牲了。

金陵的英烈碑之上,将武义与张玉的名字放在了一起,将那些死去军士的名字也雕刻下来。

朱能神情有些恍惚,抬手擦去脸颊上湿润的泪:“我若不回去,那回去的将是郑和,骆冠英。这种事来不及通报奏请,郑和不能离开,骆冠英更走不开。只是你回去,我不放心。”

徐安并没有经历过大航海,但对于朱能与武义,与那些牺牲的水师军士情感很能理解,毕竟自己主管东南水师,清楚一艘船上的军士只能是亲和兄弟,将性命托付彼此!

船匠待在船舱里,每隔一个时辰便会巡检一次,确保蒸汽机船只能不出任何故障地长时间行进。除了必要的补充物资之外,船只根本就不靠岸。

数千里的海路,两艘蒸汽机船仅仅花费了五个昼夜便闯了过去,进入长江口后,更是挂出了最紧急的红色旗帜,船头有军士不断敲动锣鼓。

繁忙的长江中,无论是商船还是官船,见此情况都纷纷让出水道,哪怕是搁浅,也必须靠边。

水师急递,红旗锣鼓,这与朝廷的八百里加急驿使一样。

无数人看到了这一幕,不知道水师船队如何发疯地前行是为了什么。哪怕是传递京都大捷的消息时,水师船队都没如此着急。

难道说,定远行省那里出了问题?

不会吧,足利幕府的人都死绝了,那什么自称天皇的家伙也被灭了,只凭借着一些散兵游勇,如何能与大明无敌的水师相抗衡?

大福船逆流而上,从白日驶入黑夜,又冲黑夜之中杀出,直至这一日黄昏,终接近龙江码头。

武英殿。

朱允炆疑惑地看着刘长阁:“水师急递,哪里来的急?”

刘长阁摇头:“两艘大福船,没有任何靠岸,也没有派人传话,只是全力赶往金陵,安全局几次追上想要询问,对方根本没有停下的打算。”

朱允炆起身,从桌案后走出来:“徐安回来是朕许可的,朱能此时应该留在定远行省,带军士肃清地方,怎会在此时回来。李坚在哪里?”

刘长阁连忙道:“李府事已坐镇水师营地,旁观龙江码头,以观事态。”

“皇上,荣国公梅殷求见。”

内侍通报。

朱允炆点头让其入殿。

梅殷脚步匆匆,行礼之后便请旨:“皇上,当关闭城门,以防不测。”

朱允炆看着梅殷,微微摇头:“不必如此风声鹤唳。”

梅殷有些着急:“可朱能是擅自回京,且船只不停,没有接受任何盘查,其中是否有变……”

也不怪梅殷着急,不起眼的朱桂,将皇宫折腾了一遍,更不起眼的朱允熥,差点要了朱允炆的命。鬼知道朱能擅自回京又是为什么,万一出点变故,谁担待得起。

朱允炆拒绝了梅殷:“朱能、徐安返京,想必有他们的道理。来的是两艘大福船,不是两艘大宝船,不到二百军士,便让你如此紧张怎么行?金陵如故,让水师都督府与安全局负责前往问询,到底是何缘由。”

对于徐安、朱能,朱允炆有着高度的信任,尤其是朱能,他是经过大航海的人,朝廷该给他的荣耀都给他了,没有任何亏待之处,何况他的家眷都在金陵,怎么可能会鲁莽找死?

只是,阵前大将没有旨意私自回京,这可是杀头之罪。

朱能清楚这一点,可他偏偏回来了。

龙江码头。

李坚看了一眼刘长阁,又看了隐在队伍之中的汤不平等人,什么都没说,将目光投向了缓缓靠岸的大福船。

朱能、徐安下了船,军士将五个俘虏带出,并将陆奥找到的火铳、头盔、长弓等带了出来,后面军士还抬来了一块大木板。

李坚疑惑不解地看着朱能、徐安等人,你们急忙慌慌地奔波而来,这是干什么,你就是想闹事,也不至于用一把锈迹斑斑的火铳吧,还有你也没配箭壶,拿着长弓干嘛。还有那个包裹里,似乎有白骨露着,这是什么意思?

朱能上前,没有任何废话,直言道:“情况十万火急,我们要立即见皇上。”

李坚皱眉:“什么情况?”

朱能瞥了一眼刘长阁,对李坚道:“我们可能找到了武义船队的消息!”

“什么?!”

李坚震惊不已。

刘长阁也瞪大眼,终于明白了朱能为何无旨回京,明白了大福船为何停都不停直接开到金陵。

如此震惊世人的消息,确实应当如此!

武英殿。

军士将一干物件拜好,尸骨也展开来,俘虏压至。

解缙、杨士奇、夏原吉等大臣纷纷而至。

朱能跪礼请罪:“臣无旨擅自回京,本有死罪,然事态紧急,不得不为。皇上若惩罚,还请臣将话说完。”

朱允炆微微点头,严肃地说:“你本是征讨定远的大将,没有旨意,擅自回京,该惩的朕自不会轻饶。但在这之前,姑且可以听听你的理由。”

朱能谢恩,转而指向地上的一堆东西:“皇上,前段时日,赵世瑜、徐安等在陆奥之地停留,之后发现了一些陆奥残兵,追剿之后,在一处地穴中挖出了这些东西。这火铳,是建文五年二炮局制造!”

李坚将火铳交给朱允炆,指着铭文说:“确实是二炮局制造。”

朱允炆看着锈迹中的铭文,紧锁眉头。

日本国虽然改名为定远行省,但因为地方上并没有完全戡乱,相应的人口统计、山川布置等都没完成,将日本地名,护国名改为大明名字的工作才刚刚展开,尚未推行。

虽然一些官员并不知道陆奥处在定远行省哪个位置,可朱允炆时常看舆图,自然清楚那是北海道岛海峡对面。

这类火铳在建文七年时已经不再装配水师,而建文五年至建文十年,大明都没有针对陆奥地区进行过军事行动。

哪怕是对马岛、壹岐岛的军士行动,水师也没出现过丢弃火器的事,再说了,那一场战争,更多使用的是神机炮,陆奥的人捡走一些炮弹的碎片还可以理解,捡走火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何况哪怕是丢了火器,也应该是运到幕府去,不可能出现在极偏的陆奥。

朱允炆看向朱能,目光投向地上的一堆东西:“继续说。”

朱能肃然,从怀中取出一块帕子,展开之后,是一块脏黑的布条,朱能小心地展开,呈在桌案之上。

朱允炆看去,瞳孔骤然凝聚。

布条之上,写着“武义部下陈八远”几个字,字迹像是用血写出来的,黑褐色。

武义?!

朱允炆看向火铳,看了看布条,走至长弓、破烂的头盔还有木板前,俯身看向白骨,面色严峻,沉声问:“俘虏怎么说?!”

朱能急切地开口:“俘虏说,他们是建文十年七月时,在海边找到了一个将死之人,便将其带到岸上,后来没过几日,这人就死了,他们便拿走了他身上所有的东西,除了这布条。”

“去年?!”

朱允炆目光变得凌厉起来。

“俘虏是如此说!”

朱能紧握着拳头。

朱允炆看向俘虏,对刘长阁说:“将他们带下去,朕要知道所有的细节,一点都不能遗漏!”

刘长阁当即答应,军士架走了俘虏。

朱允炆踱步,对李坚道:“翻找水师名册,查一查武义部属之中有没有陈八远!”

李坚答应,急忙离开。

朱允炆清楚,已经被定义为牺牲的英烈,不可能活着出现在建文十年,除非,他们根本就没有牺牲!

可当年武义的船队确实没有出现在南美洲!

那他们,去了哪里?

陈八远是当时唯一活下来的人,还是说,在陈八远之外,还有其他活着的人?

武义,他还活着吗?

武义带走的那两千多大明军士,还活着吗?!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