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的三厂系统除了他们成立的时间,各自的权利,名声还有成立的原因各自不同之外。
三厂系统也充分表明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人的特性。
记吃不记打。
大明的诸多皇帝对于宦官的态度,那也是一代一个样,但如果你把那些只干了几个月,甚至是连几个月都没有的主儿们撤下去的话。
那么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太祖到成祖时期,那个时候因为唐宋的事情,大明对于宦官可以算得上是管的比较严苛。
这不过就是及其严苛和开始复起的区别罢了,毕竟现在东厂老祖宗是谁还不知道呢,你怎么说朱棣的宦官。
仁宗干了不到一年,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事情来。
那么从宣宗开始看,朱瞻基虽然给宦官开始了读书识字,给了他们崛起的基础。
但是那个时期你找不到一个真正有权利的宦官,这里面纵然有朱瞻基压得住他们的原因,同样也有那个时候他们刚刚开始,说实话还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呢。
但从他的儿子英宗开始,这事情就不对劲儿了。
英宗皇帝朱祁镇时期,大明第一代权宦王振同志露面了,对于这个名字恐怕也是绝不陌生的。
在导致了土木堡惨剧之后,景泰帝上位,因为自家老哥之前干的那个事儿,加上这口黑锅都已经扣在了王振的身上,所以不管他心里怎么想,他对于宦官也是极为提防和不喜欢的。
这一点你其实自己想一想也能够想明白,就算是他景泰帝朱祁钰有点什么想法,他手下的宦官有点什么想法。
他身边还有一个掌权的于谦儿呢,这家伙的较真儿程度,哪个宦官不想混了非要去冒头?
所以这个阶段就算是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胆儿。
至于下面的成化皇帝,那西厂厂督汪直直接告诉了天下人,人家宦官这个势力仍然强盛,而且能力还有很不错的。
这就是再次复起了。
可等到成化皇帝结束了自己的统制之后,弘治中兴随之而来。
对于这个阶段,你就听听他的评价就知道了,那就是标准的仁德之主啊,那就是千古名君一代典范啊。
给后面留下的那些坑你先放一边,但最起码他评价你也能够感受到他的行事风格。
就他的性格,他绝对不会和宦官扯上什么关系的,所以这一代继续平庸了下去。
而到了之后的正德皇帝,那就别说了,这几乎是打到了巅峰士气。
如果说英宗时期的王振是权宦,那么正德皇帝时期的八虎直接就成为了BUG。
东厂西厂内行厂,那叫一个群魔乱舞啊。
但是他的堂弟嘉靖皇帝就又不一样,这位道长权谋极高,对于宦官是真心看不上也用不到。
所以他和景泰皇帝在对付宦官这块那叫一个统一,压根不给他们机会。
他们几乎直接陷入了绝对的低谷之中,
但紧跟着隆庆皇帝就有把宦官整出来了,虽然有高拱张居正这种霸道的内阁之臣,但仍然拉出来了冯保这么一个神人。
当然了,我一直觉得冯保算是一个贤宦了。
至于后面的万历.先不说他和张居正的爱恨情仇,也不说他和内阁朝臣之间的恩恩怨怨。
现代有一个词语太适合这个家伙了,那就是佛。
他真的很佛,这么多年不上朝的佛,佛到了他家内阁都没人了,他连管都不管。
在那个没有佛性评价的时代,他们管这玩意叫做无为而治。
而在这种性格的感化下,大明宦官历史上最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万历皇帝一代共有张,孙,陈三个东厂的厂督,是不是这三个姓都很陌生,压根想不出有什么宦官是姓这个的?
想不起来就对了,这三个家伙好歹也是东厂厂督啊。
史书上对他们的评价,给了一个“恬静”!一个东厂厂督,被这么评价也实在是不容易了,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混到这个评价,也是他们真的很佛了。
万历一朝,东厂和锦衣卫的大牢里面,破天荒的长草了。
然后到了天启时期,魏忠贤凭借着自己某一方面极强的能力,再次将宦官势力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巅峰。
而在后面崇祯虽然也对宦官不错,而且也有不少自己亲信任用的宦官,但平心而论。
对比一下人家老魏,那真是比不得的。
所以这三厂其实追根溯源,也是波澜起伏的,如果说你混到了万历时期,有那么一个上司,你最起码也是可以睡一个安稳觉的。
不过相比较于三厂一卫,大明唯一的一个专属部门内阁那真真儿是可以好好说的。
而说道内阁这个东西,你就不得不先悼念一下伟大的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了。
毕竟咱们的明太祖为了能够将权利集中在自己的手中,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坐稳这个江山。
他先后利用了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杨宪来导演出来了那么一场明初大戏。
足足牵连了上万人之多。
然后终于把宰相的这个职位给废掉了,也终于把朝堂之中唯一能够对自己造成影响的官方职务给废除了。
但他恐怕是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儿子朱棣愣是把内阁给正式弄了出来,然后一路壮大起来,成为了一个足够和君权抗争的存在。
虽然很多人都说,这内阁的地盘是离不开朱元璋当初定下来的文华殿大学士。
但老朱自己也得说了。
我就是给你们弄了几个秘书,谁让你们给自己找了个爹?
从古至今,什么时候愣是出现了皇帝在宫里面宅着,然后自己的国家愣是运转自如的情况?
这闹呢?
但这件事情吧,你非要说是朱棣的问题,这也实在是冤枉人家朱棣了。
毕竟就老朱那种BUG级别的体力和精力,这上上下下两千年也没有几个啊。
对于一个国家的大事小情近乎于亲力亲为的模式,他愣是能够坚持这么久,这要是诸葛孔明知道了还不得哭晕在隔壁的厕所里?
而且朱棣最开始设立内阁的时候,也不过就是把自己老爹的那一套弄出来而已。
说到底还是给自己找了一群秘书罢了,毕竟正式来说,第一代内阁负责人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明朝天才,解缙。
作为这个连中三元,永乐大典总编纂,他的人设就很明白了。
人家就是一个有事儿秘书干的大明顶级秘书了。
连他死的都那么无奈,这要是让他看到了后面的严嵩,高拱,张居正这些人。
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心情了。
不过内阁虽然开局不利,但是后面人家强啊。
伴随着最著名的内阁三杨横空出世,内阁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杨士奇、杨荣、杨溥。
在朱棣五征漠北,迁都北平,七下西洋之后,大明终于扛不住了。
作为真正的大明第一操盘手的朱高炽都被活活的累死在了那个位置上,直到朱瞻基上位的时候大明仍然还算是风雨飘摇。
边疆虽然炫耀武功,但是每年的花费堪称恐怖,加上当初北宋时期干断了黄河线,直接导致了北方向来就是灾情的重点照顾对象。
一度让大明的内务问题成为大明皇帝最头疼的问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仁宗和宣宗两个皇帝只能放弃武功专修文治,甚至还得把自家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再才撤掉。
他们当然不是傻子,也当然知道这么做代表着什么。
可还是那句话。
朱棣如果身边有个李靖,闲的他亲自往漠北跑五次?
朱瞻基时期的将领虽然不错,但想要找出来一个越打越强的可持续发展型将领来,那当真是有点痴人说梦了。
所以只能利用三杨的手段来发展内务,而后世所有的内阁朝臣也必须感谢这三个家伙。
因为他们在这个阶段,愣是从皇帝手中要来了内阁神器,票拟!
什么是票拟,说得简单点就是,下面的朝臣,地方的官吏,将他们的奏疏传到皇宫之后,不用先去找皇帝。
先来找我们,找内阁。
我们一方面记录在册,放到大明档案馆里面,另一方面给皇帝一个处理的意见。
然后皇帝,签字!
当然了,这个权利也是有问题的。
比如朱瞻基时期,内阁的票拟那只是建议。
如果朱瞻基认可,那就签字,我要不认可,你的建议没用。
但后面这个建议权,就不仅仅是一个建议了。
当然,除了票拟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内阁的阁员举荐制度。
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朱棣时期,内阁由谁担任,是由皇帝亲自下场选人的。
但是到了三杨这里,当然这就不是朱瞻基的问题了,这是英宗朱祁镇的问题。
那个时候英宗虽然上来了,但实在是年纪有点太小了,他没有办法做出人事权利划分。
而当初的太后又没这个能力,所以这个入阁人选的问题,也自然而然的就放回了内阁本身。
所以,内阁新晋成员人选由内阁老成员举荐,这件事情的背后代表着什么,我想这就已经无需再多说什么了。
当票拟加上阁员举荐制,这双重BUG披在了身上的时候,内阁也就慢慢地朝着庞然大物这个东西涌现了过去。
但,你们以为从此内阁就开始一手遮天了?
当然不!
现在我见过很多营销号已经开始往于谦身上泼脏水了,说土木堡之变就是那帮子文臣自己弄出来的陷阱。
叫门天子朱祁镇就是一个背黑锅的,甚至于这里面还有于谦的影子。
面对这种说辞,我一直就很想问一问,你们都不查资料的么?
内阁第一次呲牙是谁给一耳刮子抽回去的不知道么?
在土木堡之变中,内阁的那帮家伙的确是很有问题!
他们有什么问题呢?
那就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屁用没有,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完全不知道现在该干什么。
只能是嚷嚷着要逃走,逃走,回江南!
非要把南明这个称呼提前弄出来才行的意思。
得亏还就是于谦站出来力挽狂澜,把那个时候的局面给拉了回去。
而在这件事情之后,于谦也开始发飙了。
既然给你们脸的时候,你们一个个的不要脸。
那么就别怪现在我心黑了。
于谦直接拒绝了入阁的要求,不仅如此,他甚至直接将内阁所有本不该出现的权利一股脑的都收了回去。
他就是一个兵部尚书,但是内阁所有人直接被他定为了真正的秘书,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得了。
谁敢呲牙,上来就大耳雷子呼他。
最后在短暂的交锋之后,内阁看着于谦,终于还是认怂了,上面让干啥,他们就干啥,一个字儿都不敢多说。
从而在整个景泰年间,内阁相当低调。
不过在这个低调发展之中,内阁也开始不断的拉拢新晋的士子进入内阁之中,可算是给他弄出来了一个不小的势力。
只不过这个势力,直到英宗复辟之后,于谦蒙冤而死了。
他们才开始再一次的出现。
那些年利用着各种各样关系拉拢了好一波人的内阁,终于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自己的第一位首辅大人。
在此之前,内阁就是内阁,内阁里面没有什么高低贵贱,大家有事情就商量着来。
就算是有某一个人名望很高,大家都听他的,但是在地位上他们也是平级,同时也没有领导其他人的权利。
但是首辅却不一样了。
大明第一位内阁首辅李贤的出现,代表着内阁终于有了自己的老大,从此票拟,还有制定各种权利和意见的那根笔就有了主人。
而其他的阁员,哪怕他是次辅,也不过是只有一张嘴罢了。
李贤也就是创造了那个首辅秉笔制的男人。
与此同时内阁的门槛也再次提高了起来,不再是谁都能够进去了。
李贤定下来了两条规矩。
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
也就是这两个制度的出现,内阁的雏形,这才算是完全的确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