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浮生录

夜厌白

https://img.ppxs5.com/bf/9d/eca18e5351.jpg

首页 >> 白夜浮生录 >> 白夜浮生录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八回:免费的午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与以往的周一没有什么不同,梧惠仍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劳动者。

和往常的节奏差不多:先是校对了很快要刊登的板块,又给连载的作者寄了回信,最后才有空读几篇新的投稿。不仅是千华巷,附近的居民点也受到帮派斗争的牵连,最近的局势一直紧张。但领导们去和其他大报馆喝过茶,警察厅那边没什么新的舆论暗示,不知道是没什么打算还是顾不上。

她没太注意其他同事的动向,只瞄了一次欧阳的位置。又空着,这多正常。他常年取材,肯坐在这里两个钟头都是稀罕事,值得一次头条。

人忙起来,一个上午的时间太快,连眨眼的实感都觉得恍惚。只是放下稿纸的动作,梧惠的肩颈就传来一阵剧痛。她回过神,不知为何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她原本等着同事喊她一起吃饭去呢。

活动着肩颈,刚下到一楼去,她就看到两三个熟悉的背影挤作一团。他们堵在拐角,没人出去,只是你一句我一句小声嘟囔。

“不吃饭吗?”她轻拍一位女同事的肩膀。

“呀!吓我一跳。”

“怎么就吓到你了?莫不是做贼心虚。”梧惠挑起眉,望向他们看着的方位。

另一位男同事悄悄指过去,顺势说:“看到了吗?大厅坐了个洋人呢。广告处回来时说的,我们开始还没信。好像是商会代表……也是听他们说的,没细问哈。”

“商会?哪个商会?”

口中问着,梧惠一眼就瞥见那里坐着的人。他的样貌和扮相都堪称醒目,就算要刻意忽视都觉着难。浅金的发色不论到哪里都是格格不入的,何况蓄着长发。作为一名男士而言,相对当代本国的审美委实有些出格——不是说不好。那种颜色很浅,就好像发丝只是虚无的纯白,却镀上淡淡的金,如托着正午日光的积雪。

但是这张长椅的位置恰好规避了太阳最烈的时候,光与影的交界就落在他的脚边,他被笼罩在荫蔽里。这就令他的长发更显得像是一种光源。不仅如此,他那身洋装也是干净的白色,一尘不染。此外,布料上有特殊工艺处理的金纹装饰,不空无也不繁复,恰到好处。

路过的人自然报以探寻的目光,但也只是悄悄的,并不明目张胆。谁不会对这目的成谜的异乡之人感到好奇呢?谁却也都不问。对于偶尔瞥来探寻的视线,那位男性并不介意,或说根本没有注意。他就这么捧着一本书,安静地在那儿坐着看,视线只落在书页上。这古怪的恬静让梧惠觉得他不像来了报馆,而是来了图书馆。

“他不饿吗?”梧惠扭头问他们,“不是——你们不饿吗?不去吃饭?就在这儿看?”

“什么话!这、这不是觉得稀奇么?咱们这破地方,名不见经传的,一年到头不见几个访客,何况是个外国佬。”

梧惠又问:“接待呢?”

“不到饭点儿就溜出去了,压根不知有这号人。大概这老外也没有预约吧?”

“不是约好的,就是找人了?”另一位女同事回男同事的话,“莫非来提供素材?那他也不问么?就这么一直坐着?反正放着不管,下午总会有人来处理吧。”

“如果真是商会的人,我们这一定算招待不周了。可是领导眼下也都不在……”

说这么多,连个上前问问的人都没有,也不知这位远道而来的访客被晾了多久——还不是这帮人没一个会洋文的。梧惠暗自腹诽,但不说出来。

因为她水平也不怎么样。

同事们又唠起来了。但她并不感冒,就算洋人长得再稀奇,那也是两个眼睛一张嘴,没什么额外的科研价值,何况他们也不是搞这个的。她径直走向门口,一心想着昨天夜里就惦记的、街头新开张的糕点铺子。

好巧不巧,就在路过那洋人的时候,启闻打门口进来了。他一手托着相机,一手捏着一叠文件,见到她便抬起眉毛,权当是在打招呼了。

于是梧惠抬手示意。但与此同时,一个高大的人影擦着她走过,有些夸张地张开双臂,迎面走向启闻。他下意识后退两步,脸上却是笑着的。

“你为什么不去接待室等着?这里未免太嘈杂了。”

见他腾不出手来,也只是避让,此人识趣地放下了手,不过他一开始就好像只是作势“吓唬”对方一样。但他兴致不减,热切地说:

“我们有多久没见面了?我是说,像这样面对面。您总比信里腼腆许多,欧阳先生。”

太流利了,甚至相对于此人的样貌而言过于违和。梧惠自然是惊讶的,其程度已经足以令她不去计较启闻竟然无视自己的这件事。不过刚想到这儿,启闻立刻抬起文件致意。

“可以麻烦你帮我归档吗?”

“不可以。”

我正要吃饭,你就叫***活?她的态度不言而喻。一旁的男性爽朗地笑起来,引得路过的人频频回头。中午饭点是人员往来最多的时候。只要梧惠不觉得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启闻当即一顿。按照他对她的了解,拒绝是有可能的,拒绝得这么自然

还是让他意想不到。他露出沮丧的表情,又陪着笑说:“我请你吃饭好吗?我们可以带上阿德勒先生一起。我会向你介绍他的——他是阳明商会的代表人。”

听到这个商会的名称,梧惠确有一瞬的恍惚。在曜州注册的所有商会中,阳明商会是最为昭着的利益集团。在很久远的过去,她还没来到这个地方,阳明商会也不是现在的名字。那时候它只是本地商民自发组织的社团,规模也不算很大。在港口刚开放时,受到或历史文化,或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限制,其他商会的战略都较为保守,唯独它们第一个创立了外商入会制度。商会名先后改了许多,连梧惠在内的曜州居民都耳熟能详的,便是如今的名字。

尽管再怎么有心理准备,从这个角度了解到老朋友的人脉,梧惠多少感到震惊。

“您一定是梧惠女士。”

很地道的发音。如果闭上眼睛,几乎不能从腔调上分辨出他的国籍。虽然措辞或者更隐晦的方面仍不够标准,但对付日常交流已是绰绰有余,更别提他定是商务谈判的一把好手。梧惠迅速在脑内调动所有的社交礼仪,最终选择伸出右手示好,阿德勒先生也自然地与她相握,举止妥帖,行云流水。就连停留的时长也没有让她感到任何不适。

这位阿德勒先生实在符合文字对于洋人“金发碧眼”的刻板描述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