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后,青居军即时有条不紊地进行训练,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军器的使用,还有各种地形的作战合练。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千锤百炼,熟能生巧!
不断地训练,达致锻炼队伍、磨练意志和锤炼作风的目的,进一步提升了队伍战斗力,确保队伍能够随时拉得出、出能战、战必胜。
青居军的训练不同于其他宋军,设立了训练大纲,按大纲完成训练的科目,达到要求的目标,不是谁说了算,就连孟之祥也要遵守。
“按制度来管人,而不是以人管人!”孟之祥要求道。
各军部队都得按制度办事,减少人治的可能。
招募了一批新兵,总共二千人,青居军的新兵收得多其他部队的多,补充得也快,主要是孟之祥有钱补贴。
利用冬天的“有利”条件,他们要在山地极为艰苦的地形和极端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生存与战斗的科目训练。
宋军被北虏嘲笑身体文弱,新兵入伍,身体的适应性是进行山地作战训练的首要必备条件。
所以呢,对新兵的第一项要求就是:能吃!
“能吃才能打,如果你们吃得少,则表明你们的训练不足,需要加训!”教官不怀好意地道。
于是新兵们放开肚皮来吃,而青居军的伙食质量是杠杠的,任吃不限量,只要吃得下就可以吃,新兵们高兴得很。
食堂做的大炊饼(馒头),有个家伙一气吃了八个。
有人说“坏了坏了,我们队里有个大肚汉!”
军官淡定地道:“不用担心,他很快就吃不下去了。”
果真如此,一个月后,这个新兵适应了训练后,一顿只吃二三个炊饼。
新兵的训练循序渐进,首先进行体力消耗较小的体能训练,而后进行道路行军和登山,最后在复杂山地进行检验准训练,其程序涉及到许多安全问题,比如冻伤的预防、高海拔疾病、肺水肿和脑水肿。
不得不说,青居军的非战斗减员很少,这是训练到位了。
现在冬天的训练科目包括了运用帐篷和炉子的组合在冬季进行生存,这一组合包括十人帐篷、柴和油的火炉、燃料和基本给养,要善于利用地形的保护。
“先生存下来,再说其它!”教官对菜鸟新兵们道。
一旦新兵理解了山地地形及其对作战的影响,下一步就是执行包括巡逻、袭击和伏击的小演习了。这些演习在检验受训者修改传统战术以适应山地地形的能力的同时体现登山技巧,能培养出指挥技能、主动、灵活和团队精神。
青居军现在更进了一步,由教导队升级出新兵训练学校,最终走到了这一步!
中国古代历史,名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君臣名份、夫妻名份,还有就是师生名份,现在青居军成立了新兵训练学校,新兵不再是到了部队才训练,而是在新兵训练学校一般先训练三个月才下部队。
这样的好处是新兵一下“都”(部队里的百人队)就可以直接使用,不必让军官费心,当然军官也要继续训练他们,但起码不用伤脑筋新兵的左右不分这等的低级错误,从而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没错,时人愚昧,不识字者多,左右不分大有人在!
这是对兵制的一个重要改革,青居军新兵训练学校非常地低调,光做不说,孟之祥也没有上报,自行其是。
可以想象的是,未来孟之祥必组建他的黄浦军官学校!
一旦军官学校确立,那他将会培养出一个可怕的、属于他的势力。
在南宋时期,太学、武学、宗学是干预朝政的强大舆论势力,皇帝与丞相在做决策时也不能不考虑“三学”学生们的意见。
其中“武学”是在北宋年间,由仁宗皇帝诏置武学于武成王庙,以太常垂阮逸为教授而设立起来的,招收学员,成为宋代官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宋代军事人才培养的高等专门学校。
之后,南宋州县设立武学主要集中在安徽、江浙、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表现了朝廷重视军事人才的培养。
由于社会上轻视武人,南宋的武学办得一般般。
实际上武学大有文章可做,不过孟之祥不敢大干快上,真要是敢成立专属于他的军官学校,问题就大了,坐实御史们攻汙他的“自成体系、有藩镇之姿!”
现在孟之祥不敢这么做,成立一个新兵训练学校,打打擦边球,新生完成训练后下到部队,并无师生名份。
在新兵训练的最后一个月,他们要进行长途拉练,目的地就是涪陵。
说到涪陵,老兵们都说“好地方啊!”
但他们不说好在哪里,等到新兵们到达了涪陵后,才发现真的是好地方。
吃得非常好!
在青居城,新兵常吃的是肉臊子,有腊肉不时进行改善,吃新鲜的肉是大改善。
所谓的改善肯定是次数不会多的,但在涪陵的新兵营地里,吃腊肉和新鲜肉那不叫改善,叫常态化。
前面有交代说涪陵的猪多,民众都有分润,更不用说正尔八经的军人们。
他们吃得非常好,油水充足,很多人都长胖,一些没发育完全的新兵二次生长,长高许多。
几乎天天有肉吃,腊肉、卤肉,新鲜的肉变着花样来。
痛快与痛苦并存,在吃肉的同时,新兵们也遭遇了痛殴。
蓝军在行动!
事先没有通知,由飞鱼军、山甲军和飞鹘军组成的蓝军给新兵们好好地上了一课。
他们突袭了新兵营地,除了少部分有充分准备的新兵之外,其他新兵都被他们打败了。
新兵们看到那些身穿民族服装的飞鹘军,真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鞑靼人攻破了青居城,打过来呢!
蓝军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新兵,用木棒殴打他们,把他们打倒在地上,并抢走了他们的衣服与被子,让他们被冷风吹了一晚。
教官大声地对他们道:“永远记得现在的情形,如果真的是鞑靼人杀来,你们都死了,而不是在这里流鼻滋打喷嚏!”
蓝军这次突袭给了新兵们无比深刻的印象,他们从此明白到只要在军营一天,就得老老实实地完成自己的勤务工作,才能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