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的文字游戏:
首先,假设一种定理:
定理A——善意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
证明:
该命题是对个人而言的。
个人是关系中的存在,无论如何都会陷入到纷杂的人际关系中,受其左右。
所谓“善意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指的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善意未必会带来好的结果”。
对社会而言,刨除掉具体时空条件,无差别的善意不会带来严重的龃龉,善意的质和量大致与社会积极程度呈正相关,因为社会是纯粹的接收方和行使方,有着个人所没有的职能,而没有具体的社会关系制约。
反过来说,如果个人能像社会一样——这种假设毫无意义,社会是具体的存在,不是某个能够人格化的虚假个体。
现在,我们讨论作为行为的出发点的善恶,对行为结果的制约。
善意和恶意,是个体对自身所处环境做出反应时表现出的倾向性,是行为的一种出发点。
无论是带着善意,还是带着恶意做出行为,反映的都是背后个体的价值观念。
它们是个体意志的延伸,本身受到个体的视野和认知的制约。而个体的价值判断,不具有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
我们承认一种共识:
引理1——所谓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即一般意义上的,人们所共同承认的“正确”。当个体行为符合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那么社会趋向于积极。
个体不总是“正确”的,个体的价值观念无法像固定的程序一样,永远做出准确的道德判断,因而无法总是指导人做出正确的行为。
善意和恶意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同样受到个体价值观念的支配。
无论是抱着善意还是恶意做出行为,基准都是个体的经验体系、价值判断,后者不具有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最后总是难以抵达“正确”的结果。
由此,我们在证明定理A时,发现了定理A的一种扩大化解释:
定理B——出于善意或者恶意的行为,未必会带来具有一般道德意义所认可的结果。
定理A是定理B的真子集,当定理B证明为真命题,那么定理A也为真命题。
证毕
现在,我们进一步对定理A做出解释:
个体出于善意做出的行为,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这是因为个体价值观念、经验体系,无法完全贴合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
那么,如果能做到完全贴合,也就是出现道德上完美的圣人,是否出于善意的行为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
答案同样是不能的,因为两点。
第一,道德上的完美无法实现,这种贴合不过是夸张描述,实际不可能实现,所以这种假设的前提就不成立。
第二,即使实现,后者也会带来龃龉,后者,指的是“行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凡事做到尽善尽美,世间也不存在“尽善尽美”,更不用说个体能力低下的情况非常普遍,对社会而言宛如尘埃。
为了对第二点做出细致解释,我们承认另一共识:
引理2——由行动所指向的结果,可以简单认为是相关的,但并不是单纯的直线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形象描述。
能力就像是体力,行为就像是登山。
登山时每个阶段消耗的体力不同,换句话说,结果是存在阶段划分的,整体可以简单理解为与行动存在相关关系的分段函数。
好。
以上是类似逻辑推理的我的诡辩。
原谅我,总是依赖逻辑,诉诸于理论。
理论的正确与否,正是支撑我待人接物处事为人的唯一标准,在可以做到的范围内,我总是试图区分对与错,以此指导自身行为。
说了大量的废话,让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
之所以说是诡辩……嘛,使用类似的逻辑工具建立思维定势,可以证明任意的X和Y之间,不存在简单直线相关关系。
世界是复杂的。
现在不谈理论,单纯从我个人的感性认识出发:
出于善意做出的行为,大多数时候是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少数时候则给他人和社会(主要是个人+带来消极影响。
如果把“善意”替换成“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或许会让行为的结果更加深入积极的区间。
哈哈哈,那么谁在做出行为的时候考虑的是“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呢?AI?现实中真的有这种人?
那么……
上述定理所给出的价值判断工具,到底在哪里用得上呢?我想,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如果依赖于个体价值观念、信念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无法帮助做出判断,那就请依赖常理,也就是“道德意义上的一般性”。
一般性,是对残缺个体价值的一种补全,一种保险,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但多多少少会有需要的时候。
它提供了一种最基本的指标,带来社会层面的抑制力,拥有单纯的善意所没有的硬度和强度,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毁坏消灭的事物。
宛如大地般坚实。
扩大解释,就是一切在当前时空条件下具有正当性的理论,都有着比个体所依赖的价值观念更加强壮和系统的特质。
人,总是因为仰仗软的情感、经验而非硬的理论,所以才会造成种种问题,陷入到走不出的迷宫中,因为自身的不谨慎遭遇食人的米诺陶诺斯,实在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