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夺天下

湘中大将

https://img.ppxs5.com/e7/e6/a5099e5863.jpg

首页 >> 明末夺天下 >> 明末夺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第213章 扩军,银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作者:

精彩小说网,最快更新最新章节!刘元昭听完文书义的报告,皱眉道:“到现在也只是接触到他们两个么,去问问,能不能加快进度?”

文书义回道:“陛下,臣早已经问过了,不过那边回信说,顾炎武和黄宗羲都很聪明,接触的时候已经不容易了。

如果目的太过于直接的话,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计划很有可能就会失败。”

刘元昭沉默了一会,他这时候也冷静了下来,对于文书义所说的,顾炎武和黄宗羲这种能够青史留名的,智商都不会太差,太过于刻意确实不好。

不过想起近代大师频出,这也让刘元昭受到了启发,是时候给大明一些压力了。

如今是崇祯八年五月,明朝内部流寇问题依旧很严重,年初的时候,中都凤阳就被流寇攻破,这对于明廷来说简直就是当头一棒。

刘元昭对文书义说道:“暂时就这样吧,按照他们的计划行事,是时候给大明一个教训了。”

他找来了罗家宇,刘进喜等人,问道:“明廷的皇帝已经忘了他跟满清的仇恨,现在收了满清作为附属国。

这样的举动,简直就是没把我华夏帝国放在眼里,你们说说,我们该如何给明廷一个教训?”

刘进喜出言道:“陛下,当年我们就打过明廷,现在大军基本集结在云中,我们可以直接攻打大同宣府一代,拿下这里,明廷还不是任由我们拿捏?”

罗家宇摇头道:“宣府大同本就是明军防备重镇,兵力不少,要是我军攻打宣府大同,满清出兵攻打我们刚刚占领的奴儿干都司呢?”

刘进宏点头道:“罗兄说的不错,满清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机会,那边只有野战部队三个营,自保可以,保护奴儿干都司确实难了。”

罗家宇点头道:“如此一来,我军只有十万野战部队,就显得兵力不足了,陛下,臣以为应该扩军。”

刘元昭闻言点头道:“真的是没想到皇太极有如此魄力,扩军刻不容缓,现在兵工厂正在研究新的火枪,看来现在讨论攻打明朝还是有些为时过早?”

罗家宇接话道:“陛下,臣以为,不如等新式火枪造出来,我们再进攻明廷的底盘?”

刘元昭想了想,说道:“如此,归德总督府那边先募兵三万,士兵优先从守备部队里挑选。任命刘振奋为西方军团指挥官。

东部军团指挥官由刘进喜担任,主要是守卫奴儿干都司的防卫工作。募集新兵三万,一共为十个营的编制。七个步兵营,两个战车营,一个炮兵营。

任命刘进忠为北方军团指挥官,坐镇乌兰城,一样的编制,让他密切注意贝加尔湖地区的情况,别让罗刹人过界。”

正在刘元昭任命完新的军事命令,外面的侍者就喊道:“启禀陛下,户部尚书刘哲思求见。”

刘元昭对着罗家宇他们点头道:“你们先下去吧,去把扩军的费用算一算,到时候,朕和户部兵部协调一下。出去的时候让刘哲思进来。”

罗家宇带头走出大殿,看到了外边在等候的刘哲思,他上前道:“刘尚书,最近几日可就要麻烦你了。哦,对了,陛下让您进去。”

刘哲思疑惑地看了罗家宇一眼,又看到他身后的几名武官,眉头微微一皱,随后点头道:“多谢罗副参谋长,慢走。”

两人互相点头示意一下,错身而过。

刘哲思推开刚刚关闭的大门,走进去拜道:“臣刘哲思拜见陛下。”

刘元昭处理着折子,抬头看着刘哲思,笑道:“免礼吧,看你这次似乎有什么急事啊?”

刘哲思上前两步道:“陛下,最近兵工厂那边说是要用黄铜制作子弹,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刘元昭一愣,当初他提出子弹这个问题的时候,确实说了一嘴黄铜子弹,可别小看这一枚枚小小的子弹,里面可是还包含了底火、弹壳、火药、弹头这四个部分。

并且制造子弹在材质上还会有很高的要求,材质不能过软,否则不管从多厉害的枪械发射出去都不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过硬的话,子弹从枪械发射出去这一过程又会对枪膛有很严重的磨损。所以,经过了无数次试验之后发现只有黄铜是最适合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人们所用的钱,大都是铜钱,而铜也是十分的紧缺,流通的铜钱很紧缺。

这个时候没有现代银行,除了一些大商人,更多的人都是把自己的钱藏起来存着,这就导致了市场上流通的银铜就少了。

刘哲思虽然只是因为兵工厂只拿了一点铜去造了试验品,但是他一想到,一旦这种子弹研发成功,那肯定会用铜料,而且是大量的铜。

所以,他这才十分着急的来找刘元昭,就是希望刘元昭能够阻止这个实验。

刘元昭说道:“这个事情是朕提出来的,不过呢,当时也是随口一说,如果他们要是研究出了黄铜子弹,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刘哲思急忙道:“陛下,那一发黄铜子弹用料可不少啊,这要是打起仗来,何止千万发?陛下,国库担当不起啊。

如今陛下禁止出售棉衣给满清以及明国,国库的收入大减,为了承担百姓在饥年的口粮,国库压力极大。”

刘元昭一听,连忙点头道:“好了,朕知道了,等黄铜子弹研究成功,朕就让他们研究同款的钢弹,外面只是镀一层铜便是了。

至于,这国库的问题,这样吧,朕先说一个这样的事情,由国家出资创办一个银行。银行就和那些钱庄有些像,不过呢,又和它们有很大的区别。

银行就是通过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任务的信用机构。

银行和钱庄不同的点很多,比如,有百姓存钱入银行,我们不收保管费,反而要给他利息,利息不是很高。”

刘哲思上前道:“陛下,给了利息,虽然说是惠民,但是,如此国库还是吃不消啊。”

刘元昭笑道:“存入银行的钱,当然不是一直留在银行里的,这里就要提到借贷了。

我们可以把钱借贷给商人,不管是大商人还是个体经营的商人都可以,借出去的钱,银行就要收利息了,当然肯定不是高利息。

借贷出去的钱,主要是帮助百姓,同时也能做到银行不亏的状态。”

刘哲思点头道:“原来如此,陛下真是英明。”

刘元昭当然不会傻得认为刘哲思是真的不懂,他只是装傻罢了,给自己捧场。他也没有揭穿,继续说道:“银行不仅可以借贷,同时也可以对一些看到的商贸行业进行投资,如此可以钱生钱了。

我们的商贸十分发达,朕也出了不少法律保护商贸,但是我们流通的银钱为什么越来越少呢?”

刘哲思这回是真的不知道了,连忙问道:“陛下,臣不知,还请赐教!”

刘元昭点头道:“因为百姓们都把钱存在自己家里,这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了。那些银钱都被存了起来,不在市面上流通。

源源不断的银钱流入都被存了起来,而银钱又不是无穷无尽的,就好像一个水壶一直倒水,不添加水的话就会干涸。

所以,我们需要这么一个东西,来让这些被存起来的钱在市面上流通。这里面涉及的东西,朕也只是知道一点点,连皮毛都不算,还是需要你们自己商讨商讨。

不过这里面最重要的是,银行发行的是纸币,金银铜这些太重了,出行不方便,所以就有了钱庄,出现了汇票。”

刘哲思直接打断了刘元昭的话语道:“陛下,宝钞不可取啊!”

刘元昭连忙摆手道:“朕知道,宝钞最后不值钱。但是,民间只允许钞票流通,而钞票一文钱,就可以从银行换取一个铜板,那么钞票就不会贬值。

这里,我就要和你说说金银本位或者粮食本位了。”

金银复本位制,“单本位制”的对称。“复本位制”的全称。是指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特点: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定为法定货币;金银两种铸币均为主币,均可以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清偿的效力。复本位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

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称“两本位制”,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

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金银同时充当本位币与货币的独占性、排它性相矛盾,并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和交易处于混乱状态,所以十九世纪后较少有国家采用。

好处是由于是复本位,他的货币材料来源既可以是白银也可以是黄金,来源充足;当需要进行大额交易是可以使用黄金,小额交易则使用白银,灵活方便;两种币材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更加方便与其他货币之间汇率的稳定,既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金币贸易,又能同殖民地国家进行银币交易。

最严重的缺点在于使用双本位制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由于金币和银币间的比率是由政府通过法律形式定下的,所以比较稳定。

然而市场上的金银之间的相对价格却经常波动,例如当黄金实际价值增大时,人们就会将手中价值较大的金币融化成黄金,再将这些黄金换成银币来使用。

举例来说:假设法律规定金银币比价为1:10,而此时市场上同等质量的金银价格之比为1:20。那么1块金币融化成黄金后就能卖到20个银币——相当于原价的两倍。

经过这样的一次交换,人们就能获得比直接用金币兑换银币更多的银币。

有的时候,人们甚至会重复这样的过程多次:还以上面的假设为例,如果再用这20个银币按法定比率换回两个金币,再重复一次上述过程便能得到40个银币。以上是黄金价值大的情况。

反之,当白银实际价值上涨时,也会发生相仿的情况。所以,当实行双本位制时,市场上的良币很快会被人们融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则会充斥着市场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实践证明,尽管在复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均为法定本位货币,但在实际流通中起主要作用的往往总是一种货币:银贱则银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充斥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银复本位制已经不能适应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从十九世纪起,英国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放弃了这种货币制度。

而刘元昭先说的金银复本位制,是因为自己处于的这个时代十分合适,而且现在他需要钱来打仗,自然金银复本位很适合他。

至于以后的金本位,他提前说一下就是了,让子孙后代自己去改咯,或者等国家稳定了再改也可以。

至于粮本位,是一种特殊时期使用的,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小冰河时期,连年灾荒,粮食紧缺,如果钞票与粮食挂钩,那是十分坚挺的。

这就要看刘元昭的粮食库存是否坚挺了。

不过刘元昭发行钞票,与商人之间进行金银复本位,与普通百姓就是粮本位,也是可行的。

总之,有了这些做担保,而且钞票也不是随意印刷,那就不会出现钞票贬值的现象。

刘元昭简单的说了一下,刘哲思大受启发,连忙说道:“陛下说的银行一事,臣一会就回户部,与户部官员商讨。”

刘元昭点头道:“银行一事,事关重大,你先在户部讨论一番,到时候,与内阁商讨一下。有了结果,咱们再拾缺补漏一番。

对了,朕打算扩军大约十万,你下去合计合计要多少钱粮吧。”

刘哲思顿时愁眉苦脸,不过看着已经低下头的刘元昭,他也不敢托大上前去反驳,想起之前罗家宇说的话,他顿时明白,皇帝只是通知他。温馨提示:按回车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