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阳选择的历练地点位于一个叫齐渊城的万年“古城”。
这座城池,是楼兰国的都城,以楼兰国开国皇帝梦齐渊的名字而命名。万年以来,楼兰国皇室信奉无生教,将无生教的教义传播得很是广泛。
生命法相自号“天医居士”,开设了一家名为“回春楼”的医馆,死亡法相化名“石坚”,开设了一家名为“百善堂”的棺材店。
回春楼和百善堂同一天开张,在齐渊城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医馆和棺材店开在对门的。
在开张的第一天,就有一大批百姓去京畿府投诉,说百善堂影响了齐渊城的风水和气运,可能会动摇国本。
京畿府的官员一个头两个大,老百姓的意见不能不听,但百善堂有无生教的背景,连朝廷都不敢惹。于是,京畿府的官员只能充当替罪羊,替死亡法相承受了老百姓的谩骂与指责。
老百姓的谩骂是一时的,骂久了,他们就习惯了。他们再怎么骂,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
“分文不收,棺材赠有缘”的横幅一拉出来,门可罗雀的百善堂立刻来了第一桩生意。
“老板,我是有缘人,我要一口棺材!”
一个油头粉面,身着华服,腰间挂着一枚玉佩的纨绔子弟走了进来,他的身边,跟了两个小斯。
“这不是陈家大公子吗?陈家那么富有,还缺一口棺材?”
“嘘!免费的棺材,不要白不要。
在门外,一些围观的人窃窃私语,相互交流。他们看向陈大公子,眼底充满鄙夷之色。
“给谁买的。”
方阳头也不抬,思考着生存与死亡的问题。
“给我爹!”
陈大公子一合手中的折扇,就在店里走动起来。他一口棺材一口棺材的查看,时不时的还用手敲击,倾听棺材的声音。
“你爹身材如何?”
“这本公子哪里清楚!本公子是买棺材,不是买衣服。我说老板,你还卖不卖了?”
陈大公子不耐烦了,撸起袖子,来到柜台前,一脸怒意的盯着方阳。
方阳可不怕他,他用深邃的目光看了陈大公子一眼,刚好和陈大公子的目光对接:
“一个问题,你爹的死,对伱意味着什么?”
被方阳一看,陈大公子浑身一个激灵,所有的跋扈,所有的怒气都消失了。
他带着一些怯意说道:
“当然是好事。老头子活着,这也不许我做,那也不许我做。他死了正好,我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方阳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你确实是有缘人。我后院之中,有十三口棺材,全部免费送给你吧!”
陈大公子闻言,大喜。
“真的?”
方阳又看了陈大公子一眼,陈大公子再无怀疑,让其中一个家丁回去喊人,来店里搬棺材。
“十三口,我爹一口,我娘一口,我大哥一口,我二婶一口......我堂弟一口,我自己一口,刚好十三口。今天捡大便宜了,省了一大笔钱!爹平时骂我,说我不学无术。今天我就要让他知道,我也能为家里省钱。”
片刻之间,陈大公子就给十三口棺材分配好了主人。
令他惊喜万分的是,他们家刚好十三口人,一人一口棺材,无论谁过世了,都不需要买棺材。
陈大公子没有花一文钱,就从“百善堂”搬走十三口棺材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
很快,城中许多人慕名而来,簇拥在“百善堂”门口,等着领棺材。
“下一个!”
方阳的第二个顾客是一个小白花打扮的女子,天生一副狐媚相。她一身孝服,双目通红,可谓是泪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为谁买的?”
“为我家大郎。”
方阳抬起头,深深的凝视了女子一眼。女子被方阳一看,浑身打了一个冷颤,头脑晕晕乎乎起来。
“你家大郎的死,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解脱!我受够了这个胆小懦弱没志气的男人,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生活没有任何的快乐和惊喜。
......
相较之下,回春楼的生意就萧条了。
主要原因是,回春楼的对面是棺材铺,这给人一种踏入回春楼,下一步就会进棺材铺的感觉。
趋吉避凶,这是所有人的正常反应。
不过,在方阳故技重施,在门口拉上“赠医施药,治死必赔偿”的横幅,前来的病人也络绎不绝。
第一个进来的人是一个年轻公子,他一脸苍白,双目无神,明显的肾气不足。
“本公子不要你免费,本公子只要你保密!”
这位年轻公子一进来,就猛拍桌子。
“本店不收费,不过,老夫可以保证,绝对不会泄露客人的秘密。”
老郎中模样的方阳从柜台中走出,对年轻公子道。
“哦?有这种好事?”
“嗯!”
方阳重重的点头,“不过,公子要先回答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公子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活着的意义?”
年轻公子愣了愣,不假思索的回答,“自然是享受人生。人生匆匆百年,不享受,活着有什么意思?”
“好!老夫来看看公子的肾亏之疾。”
第二个来看病的,是一个中年妇人,她双手老茧,脸上全是风霜。
“客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中年妇人笑了,笑得很是幸福:“为了子女。老妇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把我十个儿子拉扯大。老妇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他们成家,为我蔡家开枝散叶。”
“嗯!你这是积劳成疾。我给你开一副药膳,你自己调理一下,很快就能恢复。”
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每天都出现在方阳的店中。
方阳来者不拒,问了他们问题后,一切东西都免费。
事实上,这些人生活的洞天都是方阳的,他一直都在为信众们免费供给各种资源。
在生与死之间徘徊,感悟,方阳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日新月异。
一百年,两百年,四百年,四百五十年,五百年。
才不到五百年,方阳差不多就参悟了生命与死亡的真谛。
不过,他没有停止下来,他还要从生死中,窥视到阴阳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