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大明

玉树招风

https://img.ppxs5.com/7b/01/04158ab599.jpg

首页 >> 客居大明 >> 客居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第15章 土地清丈引发的事端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万历七年,首辅张居正上疏清丈全国土地,重绘鱼鳞图册,获皇帝批准,开始大规模地对全国土地重新清丈。

各县完成本县的土地清丈,再由巡抚或布政司衙门将各省的情况报户部总汇。这本来是一桩好事,但在各省执行起来却颇费周折,衙门为了政绩和利益恨不得将田亩数翻着倍的上报,而那些地主豪强为了少纳税便移东就西变着法子瞒报漏报,有点田地的小户人家也不大乐意,把眼睛盯着那些大户。于是有的县便开始弄虚作假,办事官员收受好处,将坟山水涯之地皆以实税之地上报,以致惹出许多纠纷来。

这日早上,蕲州刘知州来拜会董冲。

广济和黄梅两县近期因丈量土地一事引起纠纷来,有乡民暴力对抗官府,衙役打伤了人,引发乡民冲击衙门。为此,刘知州恳请董指挥使派兵弹压。

董冲召集了同知、镇抚及幕僚几人和刘知州一起在衙门里商议,向枫也在一旁伺候。

大家众说纷纭,董冲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土地清丈本是地方民政,蕲州卫不是实土卫,他管不了,贸然参与搞不好还得落个干预地方政务之嫌,何况他所辖卫所的土地这次也在清丈之列,他向来稳字当头,可不想出什么乱子。

对于众人的议论,董冲一时没有表态,见向枫过来给大家续茶,便随口问道:“向书办,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呀?”

向枫顿时愣了一下,没想到董冲突然问起他来。按他的性子,这衙门里的事错综复杂,他是不会轻易涉入的,再说自己只是个未入流的小吏,轮不到他发表什么见解。

向枫略一躬身,说道:“董大人,向枫一介小吏,不敢在各位大人跟前议政。”

师好古在一旁道:“向书办,董大人向来集思广益,你也是衙门中人,说说无妨。”

向枫看了看董冲,见他正看着自己,于是也就不再推让,按着自己的想法说道:“朝廷清丈田地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要想做好也不容易,衙门不能蛮干,得抓住要害方可顺利推行。对闹事的乡民要耐心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绝不可动粗。若不然,恐怕会适得其反,激起更大的民变……”

第一次在一群长官面前论起政务,向枫心里难免有些紧张。他从自己的记忆里了解到,这次清丈土地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虽说过程有些波折,但最后还是取得实效了的。

“噢?”董冲被向枫的话引起了兴趣,他放下手里的茶杯,问道:“那你再说说看,如何抓住要害——你莫要紧张,说错了也不要紧的。”

向枫“嗯!”了一声,继续说道:“大人,向枫自小在乡野长大,知晓那些乡民的想法。所谓民看官,下看上,一个法令的推行,各级衙门持守公正最重要,不然再好的法令也可成祸。土地清丈的关键不在乡民,而在豪强大户,依在下看来要做好三条:一是各衙门首先要对民众广泛做好思想动员,宣讲朝廷旨意本在为民,取得民意支持是关键;二是在清丈时要不偏不倚,要有专门的官员督察巡视,严防他人从中渔利;三是要杀鸡儆猴,对大户豪强有弄虚作假或煽动民变的,抓一两个典型从严惩处,这样一来,其他人自然就不敢乱来了。”

董冲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师好古也是一脸赞许,其他人则面带诧异,他们没想到这个小书办对民政竟然有如此高的见识。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一个镇抚当即冲着向枫大声说道:“你一个小书办懂什么政务?按你那么说,把那些刁民当着太爷供着就好了——董大人,对那些闹事刁民,下官认为还是先予镇压,有一个抓一个,看哪个还敢惹事!”

各卫镇抚管一卫刑狱缉捕之责,所以说话也是底气十足。

“刘大人,你的意见呢?”董冲问身边坐着的刘知州。

刘知州欠身答道:“卫使大人,下官以为,这向书办说的倒有几分道理,但乡民闹事也不得不防。只是各县衙门的人手确实不够,还请董大人予以相助!”

董冲呷了一口茶,慢悠悠说道:“诸位,刚才向书办的一番话,本官可是听进去了的——这次土地清丈,就是要稳字当头。”停顿了一会,他接着说道:“刘大人,我等为官一方,那就要替皇上分忧。清丈土地一事急不得,更不能惹出乱子来,对那些闹事的乡民,还是要以疏导劝诫为主,这是民政,本官不便多言。当下不便派军士过去,真个要派兵,本官自然会禀报都司衙门的,不然,万一不慎惹出了什么乱子,我等将有负圣恩啊!刘大人,你看如何?”

刘知州只得躬身答道:“下官听卫使大人安排!”

让董冲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就接到报告,自己地盘上的军户因为土地清丈而生起了事端。

明初,虽然朝廷让各地卫所屯田养军,但二百年来,卫所屯田大多已名存实亡,官田都让大小军官兼并了,有的武将都成了良田万倾的大地主。军户大多失去了田地,几如奴隶无异,为了养家活命,有的租种军官或豪强的田地,成了变相的佃户,有的开垦了一些荒山,还有的干脆举家逃亡。

事端最初是由左千户汪斌辖下几十个开荒山的军户引起的,这次千户所清丈土地,把他们新开垦出的荒山都算进去了。卫所原来有规定,军户开荒地三年内免交租税,现在被造册统计上去后,他们就得要交税了,军户们当然不乐意,去汪千户那里要说法。

汪千户不理会,那些军户就在千户府邸闹了起来,汪千户一时火起,叫来军士打伤了好几人,其中有几个军户伤得很严重。

董冲听到报告后发起脾气来:“这个汪斌,怎地如此鲁莽?如今是能惹事的时候嘛?!”

一旁的游同知说道:“卫使大人你又不是不知晓,原来左昌惠在任时,汪斌他那人是跋扈惯了的。这是董大人你有气度,换着是别人,能让他如此快活?”

游同知对汪斌向来无好感,但董冲也是有苦难言。当年左昌惠陷害他时,这个汪斌应该帮了不少忙,但一直苦无证据。明朝的卫所官员大都是世袭的,中期后虽改为只袭出身不袭职位,但没有真凭实据还真不好拿他如何,加上那汪斌后来在他面前一改往日傲慢,极尽低三下四之态,董冲一时还真拿他没辙。

董冲当即安排道:“游大人,你带人过去看看,告诉他汪斌切不可胡来,对那些闹事军户要尽力安抚,被打伤的军户要抚恤——让师先生跟你一起去吧……对了,把向书办也带上。”

游同知不想见那个汪斌,但也只得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游同知一行就出发了,下午赶到了左千户的驻地黄梅县。

汪斌不在衙门里,半个时辰后,才见他带着几个随从大摇大摆的过来了。

这汪斌四十来岁的样子,生得牛高马大,大络腮胡子,一脸横肉,相貌凶煞,他朝游同知行礼后,便邀众人去喝茶吃饭。

游同知说时间还早,他传达了董指挥使的口谕,随后问起那些闹事军户的情况。

汪斌一屁股坐了下来,大声说道:“游大人,屁大个事,还让董大人这般劳师动众。那些人就是欠打,收拾一下就服帖了。”

游同知面显不悦:“汪大人,董大人反复说过,不能莽撞行事,对那些军户要尽力安抚,否则出了乱子就不好交差了。那些受了伤的军户,我看汪大人还是安排点银两抚恤一下吧。”

汪斌一脸不以为然:“让游大人费心了,我汪某这一亩三分地上的事还是管得住的。那些贱民不能由着他们的性子,别说我汪某没钱,就是有钱一个子也不会给他们。”

“汪大人,他们是军户,可不是什么贱民,朝廷有战事,他们是要上战场的。”

“啊哟我的个娘额,游大人还是菩萨心肠,要不你替我老汪出点抚恤银子吧,他们会对游大人感恩戴德的。”

“你——”

游同知对这个汪斌毫无办法,虽然官阶比他大一级,但人家手里有实权,听说在京城里还有靠山,在蕲州卫地盘,他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同僚大多敢怒不敢言。

正在这时,有军士来报,说前几日来衙门闹事的一个军户死了,他家人说是被衙门军士打死的,现在那些军户抬着死者手持棍棒锄头往千户衙门这边来了,男男女女有百把人。

汪斌骂骂咧咧地站了起来,叫人去召集军士过来弹压,他也不管游同知他们几个,自个带着随从溜了。

游同知这时也有点慌了神,他从未单独处理过这样的事,朝师好古吩咐一声,打算躲避一下。

“游大人!”

向枫突然喊住了他。

“我们若是回避,那这个事会越闹越大,到时候湖广都司衙门肯定知晓,甚至有可能惊动圣上,那样就对董大人和大家都不利了,特别是游大人你还在现场……”

“那……那你说如何办理?”

游同知听了向枫的话后心里更慌了,一时有些失态。

向枫说:“大人,汪千户走了,这里不能没有人出面,不然事态会失控。要在军士赶来之前安抚好那些军户们,让他们回去。”

师好古在一旁说道:“游大人,向书办所言不差,汪斌溜了,我们不能退,不然后果难以收拾。”

“可是……如何安抚?那些人都带着家伙来的,谁晓得他们会不会有过激之举?”

游同知一筹莫展,他不是不想平息态势,而是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刚才在汪斌面前为那些军户说话,可是真正面对那些不讲理的军户时,他又感到有点胆怯了。

向枫说道:“那些人是冲着汪千户来了,并不是针对大人你,只要好言相劝,宣讲朝廷旨意,为他们主持公道,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他们会退回去的。”

游同知看了看向枫,感觉眼前这个说得头头是道的小书办让他有点陌生起来。

这时已听到衙门外传来吵闹声了,里面的人往外一看,一大群人正气势汹汹地往衙门口走来,最前面几人抬着一个门板,门板上躺着一个人。

游同知一看外面这阵势,两腿都有些发抖了,颤声说道:“向……向书办,你和师先生一起先挡一挡他们,我暂且回避一下,等……等他们情绪稳定些后再出来。”

游同知说完就叫了两个随从跟着他快步躲到衙门后面去了。

向枫暗叹一声,看了师好古一眼,见他也在犹豫,便独自一人往衙门外走去。

师好古一招手,带着其余的随从跟了出来。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