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琼楼健步

https://img.ppxs5.com/fe/8d/99d973a8d2.jpg

首页 >>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第150章 后庭花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道一先是不解,又仔细读了读赵孟府写的诗,顿时明白过来。他虽不精通诗词,但对于古往今来如雷贯耳的名篇大作还是知道些的。唐朝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鼎鼎大名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后庭花乃是一首曲子,名曰”玉树后庭花“,以南朝陈后主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军,自唐初起,后庭花这三个字已变成亡国之音的代名词。杜牧在诗中悲叹歌女不知亡国之恨,不管后庭花是什么曲子,照样在弹唱。而现在赵孟府在诗中写道,伤心莫听后庭花,整首诗又写得如此压抑,除了表明他为故宋伤心之意,还能是什么呢?

在场文人中除了鲜于枢是北方人,其他几个不是故宋进士,就是在故宋有过大小不等的官职,难怪他们看到此诗也会一脸沉默。

只听周密叹口气说:”子昂你如此为我宋伤感,为何又去参加叶李的招贤会呢?“

赵孟府放下笔,也长叹了一口气道:”月有阴晴圆缺,世有春夏秋冬。入冬时节,北风萧瑟,万物凋零,世人不免为金秋逝去,严寒将至而感伤。等到雪花纷纷,又见满山玉树银花,因而衣轻裘,牵黄犬,踏雪赏梅者,又何止一二人?“

周密道:”寒冬时节,子昂愿外出踏雪赏梅,老夫我只甘于闲坐家中,与红泥小火炉为伴。“

”什么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挺插话道,“草窗还是乐于埋首于青绿鸮尊与铜奔马之间吧。“

周密笑道:”廷玉深知吾意......子昂老弟,你即有意出仕,为何夹谷大人荐你国史编修,你又辞不赴任?“

不等赵孟府答话,他的表兄张伯淳在一旁道:”寒冬时节,有大雪小雪无痕雪,若今天只是无痕之雪,外出不但赏不得雪,反而受冻。何不等到天降大雪再一赏美景呢?“

鲜于枢一听,使劲点了点头。”说得对!如我一样作个芝麻大的小官,头顶到处是上司,遇见不平,不过争个口舌于公庭之间,其实无能为力,一语不合,只有拂袖而去。倒不如退隐于市,成天赏花玩鸟,省得受那鸟气!”

周密见赵孟府一直低头不语,又说道:“子昂不必气馁,以老弟雄才,必有大用之日。前日伯机刚对我说,程文海已在与谢大人商议,何时可以向皇帝提出重用江南人才,甚至于重开科举之事。”

“真有此事?”张伯淳诧异道。

见周密点头,他又说:“若能事成,实乃天下大幸。古人云,天下可由马上得之,不可由马上治之。国朝虽起于朔漠,即得天下,非学强汉盛唐重用儒家不可,否则必不能长久。”

白挺在一旁道:“素闻当朝真金太子殿下自幼师从大儒姚枢,熏陶于三纲五常与先哲格言之中,又以刘秉忠弟子王恂为伴读。时至今日,太子身边仍不乏大儒相伴,熟知历代治乱典故。万岁已春秋高,若太子殿下能接掌帝位,必是我等出头之日。”

张伯淳点头说:“廷玉所言极是,然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太子殿下已参决朝政,中书等百司之事皆先上报太子再得奏闻皇上。”

仇远摇摇头:“所谓百司先报太子再奏闻皇上,不过是将事情报知太子而已,凡事仍由皇上决断。”

张伯淳又道:“皇上虽已七十有余,然龙躯尚健,且一直勤于政务,未有滞倦之意。若贸然提出太子继位,皇上定会不喜,如此一来,非但不能成功,反受其累。”

马兮彤在一旁越听越气。这些个文人墨客忽然把话题转到朝政后,只想着如何让元廷任用江南士子,如何当官。尤其是赵孟府,身为赵宗室子弟,不但想当官,而且非大官不当。用他表兄的话来说,要等到天赐大雪时才出来赏雪,真是令人气煞。想想自己爹爹毁家纾难,性命都已献给了赵宗室,为的还不是有朝一日能恢复大宋,让赵宗室子弟能重新登上王位,实在令人心寒。

马兮彤这么想着,初见到赵孟府时因他天生仙颜而产生的好感也消失殆尽,连带着对除周密外的其他文人也产生了几分鄙夷。

仿佛觉察到马家小姐的反感,道一这时说道:“朝廷大事自有官人去操心,我等平民百姓再如何议论也改变不了分毫,还是欣赏字画来得惬意。在下曾想进修一下书法,因祝祷行蘸时也要写字,却不得要领。趁子昂先生在此,敢情指点一二,如何才能写好楷书?”

赵孟府听了微微一笑:“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之根本在于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文意,乃为有益。前人得古碑数行,专心学习,便能闻名于世。王右军之兰亭集序乃其得意之作,若道长能用心专习,何愁书法不胜过旁人?”

道一见连赵孟府这样的当世书法大家也推荐王羲之的帖子,不由叹道:“习王右军法帖,持之以恒。听先生一言,茅塞顿开。”

鲜于枢眼睛一睁:“毛道士要祝祷行蘸,怎不问我学草书?”

花亦紫笑道:“是呀。鲜于郎中画出的鬼符哪个道士能比得上。若是鲜于郎中去当道士,别人都没饭碗了。”

众人听了大笑起来。鲜于枢又想发怒,周密忙提议大家回到大方桌前继续赏玩古董。于是众人散开,鲜于枢,钱选和仇白二人又去看铜马铜鸮尊。赵孟府,张伯淳和花亦紫在一边闲聊。

周密回到隔壁自己的书桌前,似乎要动笔写什么。马兮彤不愿与那几个有意当官的文人为伍,又不能当众和道一过分亲近,也来到隔壁周密的书桌旁。道一不自觉地跟了过来。

周密抬头看看二人。马兮彤朝桌上瞥了一眼,见十余份已写好的文章摊在那里,忙说:“我没打扰到先生写书吧?”

”没有没有。“周密笑道,”老夫不过是想整理一下目录。“

马兮彤好奇地看了看,最近的一份抬头写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周密见状,笑着拿起这篇文章说:”此文名《观潮》,乃老夫回忆旧日临安观潮之盛况所作,请马小姐斧正。“

马兮彤笑道:”先生大作,小女子敬仰还来不及,谈何斧正。“说着,她接过文章读起来。只见文中继续写道: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马兮彤看下去,不禁为文中所写的盛况所吸引。

周密见状道:”马小姐可曾观过潮?“

马兮彤摇摇头:”我初到临安,城中尚未逛遍,哪里来得及去观潮?这文中所说,’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可是真的?“

周密手捻胡须道:”老夫此文为的是后人不忘临安盛况,不敢杜撰。小姐何不亲眼视之?”

“好啊。我也想去看看这番奇景。“马兮彤说着,转脸看看道一,”明天我们就去看潮吧。“

周密笑着说:”浙潮只有即望至十八日方为一月中最盛。若马小姐能在临安住到那时,老夫愿亲自陪小姐去。“

马兮彤看看道一,她对观潮心向往之,可现在离即望还早,不知道一肯不肯住到那时再走。道一当然知道她的心思,晚去几天大都也不打紧。

道一正想答应,只听身后有人说道:“我等也愿陪马小姐同去。”

两人回头一看,只见钱选,仇远和白挺不知什么时候也来到这间屋子。

”正合我意。“周密眉头一扬说,“老夫与诸位难得一见,可惜下午又有他事,不能尽兴,不如我等定个日子再聚一回如何?”

这时,花亦紫,赵孟府和张伯淳也走了过来。

“你们在谈论玩的事情呀!”花亦紫大声说,“这个我最喜欢了。你们说好日子,可别忘了我和孟府。”

张伯淳也说要去。

”好好。”周密抚掌道,“诸位都有此雅兴,即望又尚有时日,不如后天我等同去西湖边游览,以诗会友。诸位以为如何?”

几个书生齐声说好。道一也没有反对。马兮彤心中却不乐,刚才这几个书生在谈论当官的事,早就对他们失去了好感,可嘴里不能明说。当这么多人的面拒绝周夫子的提议也不好。

周密见状,又提议后天在西湖南岸的净慈寺门口集合,大家也同意了。随后,众人又互相聊了一会儿,就相继起身告辞。

花亦紫对周密说了道别的话后,又轻移莲步来到道一面前,脸上带笑道:“这回能与毛道士再次相会,真是幸事。毛道士也真是好福气呀。”

道一笑着说:“在下能与花姑娘再次见面,当然是好福气。”

花亦紫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说:“我可不是这意思。我是说毛道士好福气,每回我见到你,身边都有美人相伴。上回那个美人呢?她怎么没一起来?”

道一一听,脸上立即发白。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阅读记录